?
目前,临床上对于痛经患者多给予药物治疗,但有关文献报道,解痉止痛西药仅能暂时缓解症状,且长期服用西药易引起肝肾损害,中药治疗需要辨证论治,花费时间长,且药味较苦,患者不能坚持治疗,复发率高。因此,如何有效缓解症状,降低痛经复发率成为临床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以 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中药封包联合艾灸八髎穴应用于痛经治疗的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4 年 1 月至 2014 年 8 月在沙井人民医院及福永人民医院社康门诊就诊的 100 例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 《妇产科学》及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痛经诊断标准。入选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 ②受试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定期复查。排除标准: ①哺乳期妇女; ②合并急、慢性感染,甲亢或肝炎等其他疾病患者; ③合并心、肝、肾、脑、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 ④近 1 月内有创伤,手术,对中药过敏的患者。⑤有器质性病变患者。来诊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 n = 50) 和观察组 ( n =50) ,对照组患者年龄 16 ~ 42 岁,平均年龄 ( 30. 2 ± 6. 45)岁; 病程 3 个月至 12 年,平均病程 ( 5. 89 ±0. 72) 年。观察组患者年龄 18 ~40 岁,平均年龄 ( 30. 7 ±6. 03) 岁; 病程 2 个月至 11 年,平均病程 ( 6. 01 ±0. 65)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中西药治疗。具体给药方案: 布洛芬片 ( 生产厂家: 广东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 20131110) 口服,1 片/次,2 次/d; 田七痛经胶囊 ( 生产厂家: 广东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批号: 2013. 08. 04) 口服,3 粒/次,3 次/d; 经舒颗粒 ( 生产厂家: 北京长城制药厂; 批号: 10070103) 口服,12g/次,2 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封包联合艾灸八髎穴治疗。具体操作: 患者充分暴露八髎穴; 使用无烟艾灸器,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穴位施治。或可将 2 ~ 3mm 鲜姜片置于腧穴部位后,将艾炷放于姜片上施灸。以患者感到局部温热、舒适而不灼痛为度。若患者感觉局部皮肤较烫,随即更换艾炷继续灸。灸法治疗时间为 15min/次,1 次/d。艾灸治疗后给予中药封包 ( 香附 20g,当归 15g,川芎 15g,延胡索 10g,干姜 10g,丹参 10g,小茴香 10g) 热敷下腹部。7d为一疗程,两者均在月经前 7d 开始治疗,治疗 3 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 visualanalogous scale ,VAS)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变化。VAS 评分: 用 1 条 10cm 长的直尺,患者将自己感受的疼痛强度标记在直尺上。受试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研究者观察有刻度的一面。0cm 表示无痛 ( 0 分) ; 0 ~2. 5cm 表示偶发或活动时轻微疼痛 ( 2 分) ; 2. 5 ~ 5. 0cm 表示活动时疼痛,休息时无疼痛 ( 4 分) ; 5. 0 ~7. 5cm 表示活动时疼痛,休息时亦可有自发痛 ( 6 分) ; 7. 5 ~10cm 表示极痛,不可忍受 ( 8 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 4 疗效评定
①显效: 月经前后均无下腹不适,月经正常,无痛经复发; ②有效: 月经前后仍有下腹痛或腰骶部疼痛,但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疼痛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无需再用药物治疗; ③无效: 治疗后疼痛无好转甚至加重,仍需继续药物或其他方法止痛。治疗后 6 个月随访,根据文献制定的复发标准 ( 痛经程度降低为减轻,减轻3 个月后又恢复如前为痛经复发) 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
1. 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7. 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 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 x ± s) 表示,行 t 检验; 以 P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显著下降 ( P < 0. 05) ,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0. 05) 。结果见表 1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 00%,对照组为70. 00%;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 05) ,结果见表 2。随访 6 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5 例,复发率为10. 00%; 对照组复发 23 例,复发率为
3 讨论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前后或者行经期间下腹部疼痛、坠胀等,如果出现剧烈疼痛,甚至伴有恶心、呕吐等,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据统计,我国女性痛经发病率高达33. 19%,且多见于未婚青年妇女。西医根据痛经发病机制,将其分为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其中原发性痛经患者多直接给予解痉止痛药物治疗,继发性痛经患者多是由于器质性病变引起,多在治疗基础疾病基础上进行止痛治疗,但是有关研究表明,患者复发率高,且长期使用西药会造成各种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出现肝肾损害。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治疗被逐渐应用于痛经患者,中医认为,痛经属于 “经行腹痛”的范畴,主要病机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等多种,应行辨证施治,但是由于中医辨证较为复杂,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艾灸的适应病症众多,其优势病种主要集中于疼痛、骨科和神经系统疾病,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镇痛效果十分突出,中药封包是将配好的中药稍打碎后,装入棉布袋内,加热至 50°左右,热敷于患处,起到温阳、活血、化痰、行气等作用。
本文针对 “中药封包联合艾灸八髎穴应用于降低痛经复发率的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均显著下降 ( P < 0. 05) ,且观察组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0. 05) ,提示中药封包联合艾灸八髎穴能够有效缓解痛经患者疼痛,考虑是由于艾灸选取 “经行腹痛”相应经脉的腧穴—八髎穴,使腹部血液循环加快,同时中药封包采用活血补血,行气止痛的中药,进而使疼痛症状得以缓解。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封包联合艾灸八髎穴疗效确切,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然而,研究中发现,50% 左右的痛经患者存在有 “痛经并非严重疾病,生育后会自行缓解”的错误思想,进而造成疾病加重,增加了治疗困难,因此,临床上应该加强有关痛经的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