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风险研究分析

文章来源:数学论文网 发布时间:

  1 应收账款风险的定义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企业因受到市场的影响而收回资金困难的情况,特别是来自于客户的不确定因素。致使企业无法及时或者如数收回应收账款的情况,这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阻碍。应收账款风险的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回收金额和时间不确定。收回金额的不确定性是指企业没办法收到合理的应收账款数额,长此以往就会让应收账款成为坏账的可能性更大。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就会引发许多不利因素,因为应收账款会占用企业资金资源,增加资金成本,货币的时间价值就会打一些折扣。要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就要关注应收账款,防止应收账款成为坏账、死账。

  2 应收账款的成因分析

  2.1商业竞争中小企业会用赊销手段吸引客户,因为自生品牌在许多方面不能和大企业相比。特别是在生产规模、产品技术、网络服务、产品质量等方面落后于大型企业,因而中小企业处于不利地位。为了能更好地号召经销商许多中小企业就采用赊销的手段。这样的方式无异于变相为客户提供无息甚至贴息贷款。这一做法为客户提供了资金方便也给企业销售量的增加提供了机遇。

  2.2 信用制度不全面

  由于中国的信用制度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导致商业信用制度发展到一定的深度,在我国商业信用制度不健全的背景下,如果采用信用方式销售的企业,并且没有对客户信用进行一定的了解,甚至出现现金销售额小于赊销的销售额的情况。再加上有的中小企业对于应收账款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样的赊欠行为,对于以后的催款来说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2.3 企业内部激励约束不健全

  大多数企业为了调动销售部门的积极性而采用工资和销售额挂钩的薪酬制度,但是这样就会容易出现为了追求高工资而采用赊销方式提高业务往来。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量而一定程度上放弃企业的利益,采取这样的短视做法。如果企业本身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了解,也没有财务管理成本的管理概念。长此以往对企业的经营会产生巨大阻碍。

  2.4 企业财务监督乏力

  如果是财务从属于业务经营状况就会很大程度上制约财务的管理职能,对于具体客户能不能采用赊销方式,以及具体的信用政策的运用要由销售部门决定,财务部门往往不能参与讨论,所以会有在财务方面脱节的销售,容易掩盖一些问题。容易处于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账龄较长的窘境,企业监控显得乏力。

  3 应收账款风险衡量

  3.1 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

  对于企业来说能否对客户的信用进行有效准确的评估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未来的应收账款质量。所以企业可以从查阅客户资产负债表来更具体地考虑客户的信用值,总结以下五点大致方面。

  ①品质。质量可以被理解为客户的信用,是客户履行义务的可能性。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企业要尽量去了解顾客以往的付款记录,查一下客户企业以往信用如何,重点看有没有按期如数付款的一贯做法。这样从侧面反映客户的品质。在了解时还要看看客户与其他供货企业的关系。如果客户品质比较好就可以考虑进行交易。

  ②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有长期和短期之分,但是应收账款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年,所以我们可以只分析客户的短期偿债能力。偿债能力即流动资产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偿债能力越高说明客户的流动资产数量越多,转换现金支付力就更强。同时也要关注客户的资产质量。看看有没有存货过多、质量下降、存货质量差这几个问题。

  ③抵押。了解客户的抵押情况,看看客户是否存在资产上的拒付款项或者没有支付能力的款项而做出抵押。这一点对于第一次合作的客户或者有争议的客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到时候真的没有收回这些客户的应收款项企业可以考虑用抵押品进行抵补。

  ④条件。条件指的是一种经济环境。这种经济环境会影响顾客的付款能力。这些变化对客户的付款造成的影响还有客户可能会采取的措施这些都是企业都要考虑的,如果要分析这种情况就要参考客户以往困难时期的付款历史。

  ⑤资本。资本是指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这个可以反映客户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

  3.2 企业对自身的应收账款风险评估

  对于企业已经出现应收账款的状况要进行一定的分析,这样能使企业更好了解自身的经营情况。

  ①信用额度。企业应当采取有差别的信用金额,最高信用额度要根据不同的客户情况来定,对于那些达到或者超过最高信用额度的客户,企业就不提供信用销售。企业对于信用金额超出最高信用的客户可以采用收款大于供货的原则,力争把信用额度保持在最高信用额度的范围内。

  ②信用期限。信用期限要根据不同的客户信用情况而设定,不能一刀切。对于那些超过最长信用期限客户,企业可以把跟踪催收交给销售人员来做,如果到期仍然没有收回应收账款,企业应立即停止供货,想办法追收款项。

  ③应收账款的账龄分布。通过某报告日的应收账款余额,计算不同账龄区间的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用账龄分布表来反映应收账款质量,余额百分比越低则表示账龄越长,流动性也越差。

  4 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实际情况下企业运用一些自身可以采取的措施能够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在不同时间段可以采取单一的或者多样的防范措施。

  4.1 确定合理的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指的是企业对客户购买商品价格上的一种扣减。这种折扣是指可以吸引客户为了享受价格上的优惠在一定时期内付款从而缩短企业的平均付款的期限。现金折扣的符号通常采用2/15、N/30 这样的形式。具体的含义是:2/15 表示如果在15 天以内付款,就可以享受到2%的优惠,就是说客户只要支付98%的原价就可以了。这对于客户来说是有巨大吸引力的,在客户眼中这个减价差不多。虽然现金折扣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但是这样的做法也会产生价格损失。因此在选择现金折扣政策的时候要考虑到折扣带来的收益和成本高低,所以企业要做出权衡,制定合理的现金折扣。

  4.2 规定恰当的信用期间

  信贷期由企业自行确定,是客户从购买时间开始日期到付款截止日期。针对不同的客户要确定长短不同的信用期间,并且信用期间要经过慎重思考。因为如果信用期间定的过短可能会减弱吸引力,如果信用期间定的过长无疑会影响企业利润。

  4.3 随时掌握资金的回收情况

  企业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时间上肯定有长短,通常来看应收账款挂账的时间越长账款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也就更容易形成坏账。这就要求企业要随时掌握情况,并且要进行严密的监督。会计部门要对赊销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要做到定期统计。对统计出来的应收账款金额、账龄分析还有具体的增减变动情况要反馈给上级领导还有销售部门。这样就使企业财会部门寄送账单和催缴款通知书时不必再进行多余的工作。

  4.4 及时采取收账措施

  对于那些超过结账时间仍然没有还款的客户,企业要督促经销人加大催收力度。对于那些信誉比较差而且欠款时间比较长的赊销客户更是要给专人负责。为了提高积极性可以制定人员奖惩并且兑现。采取这样的方法对于工作质量的提高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4.5 建立预警机制

  完善的应收账款预警机制能帮助企业较早发现应收账款的风险,为应收账款提供保障,加快回收应收账款。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关注那些解决起来有难度的应收账款,清楚的知道资金去向。建立预警机制不仅仅能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还能够减少应收账款损失,降低收账费用。

  4.6 采用信用保险

  信用保险是指与企业发生业务往来的客户单位有债务的产生,并且是用信用手段维持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把客户的信用作为保险对象。利用第三方机构进行投保,这样起到保证客户信用的作用。一旦真的发生信用危机时,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对于企业来说,信用保险是第三方的介入。特别是对于外贸企业,商业保险不仅可以保护企业的安全,而且还通过金融机构的支持,加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由于银行贷款更相信信用保险公司因此企业会有更多的优势和更容易得到支持,推进起到风险程度的预测作用的客户可以有效降低交易风险。

  5 结论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风险,只要有信用交易的存在,应收账款风险就会存在,可是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定信用交易。如何巧妙避开信用交易缺点、合理发挥优点成为企业要探究的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继续升入发展,商业信用的不断推行和完善,企业应收账款量会有明显增多的趋势。面对这样的现状,企业如何衡量应收账款的风险以及如何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对推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