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编、移植的二胡作品
近年来,随着大量移植作品的问世,使得二胡乐曲的表现内容丰富多彩。用二胡这种传统的民族乐器来表现崭新的音乐语汇,对二胡的演奏技巧是一个新的要求和挑战。在这类作品中比较突出的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这是一首新疆音乐风格的作品,取材于新疆塔吉克民族音乐的素材,具有浓郁的西部民族风情。这首曲子形象地向人们描绘了新疆独有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是了解当地人民生活习俗和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一首优秀作品。乐曲充分展现了弦乐的歌唱性和技巧性的特征。1995年,二胡演奏家刘长福在刘天华移植版本的基础上对这首曲子加以改编,加入了引子和钢琴间奏。20世纪90年代后期,二胡演奏家严洁敏再次对这首曲子做了移植、改编。《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可细分为六个部分:引子——歌唱性的主题——自由活跃的散板——跳跃的小快板——开阔的广板——热烈的急板。乐曲中各种节奏和快弓的结合、塔吉克民族调式的运用,以及拨弦与泛音技巧的运用使二胡演奏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这首作品的出现为二胡移植作品开创了新纪元。《卡门主题幻想曲》和《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也是改编、移植的二胡作品,这两部作品已经成为技巧性演奏的巅峰作品,这一类作品的改编者大多本身就是演奏者,能准确断定采用哪种演奏方法更适合发挥二胡的表现力,并能最直接的把音乐传达给听者。在演奏这类作品时,演奏者要有坚实的快弓基础和较强的乐感,因为用中国传统乐器来演奏西方乐曲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很高。这些改编、移植的作品为当代二胡作品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二、专业作曲家创作的二胡作品
在西方作品盛行的同时,中国作曲家也创作出不少优秀的二胡作品。如《第一二胡狂想曲》《第三二胡协奏曲》《活祭》《雪山魂塑》等,都是作曲家用不同的手法创作出的当代二胡精品。在此类作品中,比较突出的是作曲家王建民创作的狂想曲系列,其中《第一二胡狂想曲》尤为突出。这是一首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乐曲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子部分通过散板节奏自由的特点,让人仿佛置身于大森林中,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泛音的加入给人无限的遐想;第一部分以缓慢的曲风开始,逐渐加入舞蹈性的节奏,顿音和颤音的出现仿佛森林里出现的小鸟,俏皮可爱,充满了异域风情;第二部分柔版,歌唱性的情节由弱到强的音量似乎打破了柔版的缓慢绵柔的音质,慢起渐快的过程将人们带入跳跃性节奏中;第三部分加入弓杆敲击琴筒的技法,使单纯的音乐添加了情趣的色彩;第四部分为精华段,右手敲击琴筒的技巧模仿节日中的鼓声,描写人们在一起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结尾的快板段使整首作品达到高潮。
关乃忠创作的《第三二胡协奏曲》,是一首二度创作的大型作品。二度创作是当代二胡发展的又一条道路,二度创作是演奏者将乐谱符号转化为实际音效的一种艺术性的创作,这种艺术创作对演奏者要求很高,演奏者要读懂作品,感悟作曲家的意图,要融入对作品的深刻理解,通过精湛的演奏技术来表现。笔者认为,二度创作比一度创作更难,也是演奏者提高自身演奏水平的过程。
在当代作曲家创作的二胡作品中,也出现了二胡与交响乐队、二胡与其他乐器的重奏、二胡与人声的组合等多种演奏形式。节奏的不规则变化、噪音泛音的运用不仅表现出对演奏者全能力的要求,而且更加能体现出作曲家想通过新的方式来表达和解释对当代个性音乐的理解。
在民族音乐的发展长河中,二胡经历了漫长的嬗变,这个一直在民间艰难发展的古老乐器,从”马尾胡琴随汉车”以来,经过一代代的二胡人的努力和发展,使它始终保持良性发展。二胡这种需要用心灵去演奏的乐器,对新一代的演奏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就是发现,是一个不寻常的突破,创新的结果就成为一种飞跃。二胡已由纯粹的民族音乐向着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发展,当代二胡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作曲家和二胡演奏家都在”继承传统,创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