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关节。膝关节损伤后影响其功能活动,主要表现在膝关节功能障碍和膝关节肌肉失用性萎缩川。医学训练式是在医学领域中利用患者的主动练习,为患者制定一个系统性的训练方法,克服患者因损伤和疾病所导致的功能障碍问题,改善患者肌肉的力量、耐力和协调性。本文使用医学训练式治疗法联合系统康复综合治疗对膝关节患者实施治疗,对比系统康复综合治疗的疗效,报道如下。围设定在。
在电脑设备中输人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建立档案。选择训练项目,对患者进行动作指导,并在低负荷下进行热身,让患者熟悉该训练。选择比较重的负荷,让患者进行连续训练,得出患者的理论最大力量。根据训练目的制定针对性的训练,因训练的目的是增强式训练,故选择伸膝、屈膝、蹬踏等,每个项目做3组,每组10遍,组间体息90 s,项目间体息2 min ,1次/d,持续4周。
1资料和方法
1. 1临床资料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诊断为膝关节损伤的患者106例,其中男62例,女44例。年龄9一76岁,平均( 52. 1士5. 7)岁。人选标准:膝部有损伤,且均有外伤史,根据症状、体征和相关影像学检查后明确膝部损伤,病情稳定且病程低于la。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10一76岁,平均(53. 4士4. 9)岁;病程1-15 d,平均(7. 2士2.1)d。对照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9一75岁,平均(51.9士5.9)岁;病程1一14d,平均(7.4士2.3)d。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系统综合康复治疗,其内容主要包括:传统肌力锻炼、站立训练、矫形器的应用、平衡、关节活动度训练以及物理因子治疗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医学训练式治疗。利用医学训练式治疗器械,训练前先将膝关节屈伸范2. 2 6 min步行测试时间和VAS评分治疗前两组6 min步行测试时间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测试时间和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0
1. 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ROM,PT评分,两组6 min步行测试时间和VAS评分情况。1. 4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定,评定方法如下:① VVR下肢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评定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风力矩。②关节活动度评定:主要评定膝关节的AROM,确定功能受限程度。③采用6 min步行测试来评价步行能力,要求患者尽可能地走远,测定行走距离。④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 )评估疼痛程度:0一10分,0分为不疼,10分为明显疼痛[3一”〕。1. S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 0统计软件分析。定量资料以(无士、)表示,实施t检验。尸<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 1治疗前后AROM , PT评分治疗前两组AROM , P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的AROM、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 OS )。见表to
?
3讨论
膝关节损伤患者在膝关节周围骨折、膝部韧带损伤术后若无早期的康复治疗介人,可能导致膝关节功
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前两组AROM , P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的AROM,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李飞等的报道一致。此外,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测试时间和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使用的医学训练式方案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以及疼痛评分,与陈国平等的报道一致。这可能和医学训练式需要考虑患者的各种情况,从而制定相对应的训练计划有关。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有智能卡片的管理,每次的训练计划都能显示在显示屏中,患者能够很快地了解到白己应该进行的训练量,患者在训练完后将卡片交还给治疗师,治疗师将训练结果输人电脑中,这样有效地保证了医学训练式的系统性和有效性等。有报道表明,医学训练式方案在训练过程中能提供视觉反馈,屏幕上可以显示出训练的活动轨迹,让患者直观地感知训练的速度、幅度、次数等,训练的过程严格按照治疗师的方法进行,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训练质量
综上,使用医学训练式治疗法联合系统康复综合治疗,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还可有效地改善膝关节损伤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