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WPBL教学法在“循环内科”教学中的效果

文章来源:数学论文网 发布时间: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 Web Problem-Based Learning,WPBL) 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网络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支持下,以问题为中心,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为了探究WPBL 教学法在”循环内科”教学中的效果,我们将”冠心病”及”心律失常”教学内容进行了WPBL 教学尝试,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 一) WPBL 教学模式网络系统的构建及完善。

  WPBL 教学网络平台包括: “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专业教学视频库”、”教学资源素材库”、”试题库”、”PBL 教学系统”、”课程在线考试系统”等。

  ( 二) PBL 案例选取及撰写。

  选取典型的”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病例为蓝本撰写PBL 案例: “我胸痛了”和”我心慌了”。每个案例包括教师版本及学生版本。学习目标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医学三个部分。

  ( 三)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0 级临床医学专业1 班50 人为实验组,2班52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性别和年龄及主要医学基础课成绩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两班具有可比性。

  ( 四) 实施方案及效果评价。

  ( 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授课教师、教学总学时数、教学进度以及主要教学内容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WPBL 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 2) 利用自编的”WPBL 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表”、”学生综合能力自我评价表”进行效果评价。

  ( 3) 应用SPSS 19. 0 统计软件,对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算P 值,P < 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 一) 对WPBL 教学模式评价结果。

  对WPBL 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的占86. 21%。学习兴趣高涨,主动性增强占90. 68%。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占82. 56%。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占74. 26%。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占80. 22%。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占76. 15%。沟通、交流的能力有所提高占72. 23%。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占81. 68%。认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占24. 16%。

  ( 二) 学生综合能力自我评价结果。

  每个能力均设置: 强、较强、一般、差四个评分点,分值为4 分、3 分、2 分、1 分,所得结果取平均值,用x ± s 表示。

  ( 三) 期末成绩分析。

  对两组实行学期统一结业考试。考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选。考试结束后统计两组的总评成绩。

  三、讨论

  1969 年Barrows 教授首次将PBL 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在实施经典PBL 时,要求1 个教师指导5-7 名学生。我国医学院校一个班级的人数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很难达到要求。WPBL 优势在于,网络化环境为师生共同建立一个突破时间、地点限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资源共享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基于此,WPBL 教学法逐渐被应用到医学教学中。本校的网络设施及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又精心制作了WPBL 教学网络平台,上述资源给WPBL 教学法的实施创建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陆续将WPBL 教学模式分别应用到我校形态学实验课、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教学中,取得一定效果,为了探究多学科联合应用WPBL 教学方法的效果,我们将WPBL 应用到循环内科教学中。实验结果表明WPBL 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 21% 学生对WPBL 法表示认同,90. 68% 的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高。83. 31%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法对知识原理有更深了解,团结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得到提高,仅有24. 16%的学生认为查阅及整理资料占用时间太多,浪费精力。

  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团结合作能力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证明WPBL 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随着校园网的普及、网络学习软件的成熟,开展WPBL教学法的技术条件不断得到完善,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多学科联合应用WPBL 教学方法的效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