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是药学本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及其制剂中药物的含量、纯度、理化性质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培养目标在于培养一个合格的药品检测人员,使其能够在未来的药品质量检验监督岗位上发挥检验监督药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药物分析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实验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主动研究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实践或者是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因此,药物分析实验教学须紧跟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使实验室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培养科研能力的基地。
1.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大院校药物分析的实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学生主动性差,依赖性强,老师课前已经设计安排好所有的实验内容,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进行操作,缺乏想像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环节,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无法锻炼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而且即使老师将实验步骤详细地写到实验指导书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仍然错误不断。另外,在教学资源上存在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由于分析仪器一般都是大型仪器且价格昂贵,各高等院校不可能给每个学生配备一台相应的设备,所以,学生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缺少实际的操作经验,尤其在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以及毛细管电泳仪等大型仪器的教学中屡见不鲜。此外,由于教学人数较多,带教老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都进行细致的指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也无法得到及时纠正,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伴随着药学学科的不断发展,现代药物检测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药物分析的实验教学应该紧密结合药学学科的发展前沿,优化教学内容,既不能忽略基本技术的学习,又要结合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发展的前沿,适当加入新的前沿介绍,以期在实验的广度上进一步拓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到更多实用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实验内容不能脱离药学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当前发生的药品生产监督中的重大事件,使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把课堂的理论知识应用起来,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真正内涵。
2.1开设知识面广、更贴近生活实践的综合性实验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我校开设了不脱离教材实验原理、方法,且更接近生产生活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解热镇痛药美林中布洛芬的含量测定、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空气中甲醛的采集及含量测定等。不同于传统按部就班的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自己根据选定的药品,制定检测方案,通过图书馆、上网、查阅药典等各种途径完成检测资料的收集。此后,要求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然后进行交流和讨论,再结合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制定出该药品的具体分析方案,其中包括检测药品所需的仪器、试剂,以及药品需要配制的浓度,采取哪种浓度等细节上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大胆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实验操作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操作过程,撰写实验报告,最后由带教老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并给出成绩。这样的过程不但使学生掌握分析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技能,更锻炼了学生自己设计完成一个药品检验方案的能力,对其日后在工作岗位上进行独立的检验操作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2.2开设以学生为主导、以创新为核心的设计性实验
这类实验项目的实验内容主要选自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教师先组织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然后根据学生选择的题目,再结合实验室的条件,优选出2~3个实验,指导学生进行方案的撰写,包括布洛芬在小鼠血液中的浓度测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等。根据选定的实验题目,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带教老师对学生方案进行审核,并组织学生讨论修改后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学生完成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同时要求学生以发表论文的方式对实验报告进行修改。和综合实验不同的是,这种实验方式以学生自主选题为主,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求以论文的方式对报告进行撰写,也为其日后科研论文的总结和写作提前打下基础。
3.改进教学方法
3.1教与学相辅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与学相辅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带教老师重点讲解实验的原理、要点、难点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同时精心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积极通过问答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然后对关键的操作进行多媒体演示和示范。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检查学生对实验的课前熟悉程度,通过互动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可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3.2引进现代教育技术
将图片、声音、录像和动画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入到药物分析实验的带教过程中,通过制作实验原理的动画片、拍摄实验教学过程等方式用最直观的办法将实验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改善实验环境、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以往的研究发现,视觉感官获得的信息让人记忆最为深刻,其次是听觉信息,然后才到嗅觉信息和触觉信息。因此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原理通过动画等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可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对实验过程的掌握。
4.建立合理的实验考核体系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操作技术、科学态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评估其理论水平及实验技能,需制定一套合理的实验考核评估方法。我校对药物分析实验考核作了适当的调整,注重操作细节考核的同时,学生在实验方案中的自主性也成为考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大胆发言,提出不同意见,会有适当的加分,如果学生将实验内容成功整理成学术论文并发表,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的奖励机制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有助于鞭策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结语
总之,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通过丰富与优化实验内容,精心开设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推广教与学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验考核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使学生在实验训练中掌握药物分析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还将继续通过分析学生考试成绩与教学评价反馈等方式来评估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逐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培养适应药学发展与实践的高水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