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治疗发展迅速,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诊疗手段之一。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作为卫生部心血管介入医师培训基地,在培训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革,尝试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Problem-BasedLearning,PBL),试图探索培养合格的心血管介入医师的有效途径。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为2010 年2 月-2014 年10 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介入培训基地进修学员( 培训时间一年) 。随机分为对照组( n= 23) 和PBL 教学组( n = 24) 。
(二).研究方法。
1. 对照组培训模式。教师逐个章节集中授课,分散实习。授课教材为《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
2. PBL 组培训模式。分为以下步骤: (1)成立学习小组:每3-4 名学员为一个小组。(2)选取病例: 带教老师依据《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每节课选取同一专题的2-3 个教学病例,在授课前2-3 天提供给各小组成员。(3)课前准备: 各成员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病例进行文献查阅,根据查阅文献和临床经验制定病例处置预案。(4)介入实习阶段: 由老师带领学员进行手术操作。老师可以随机指定某一学员具体操作,各操作步骤需详细讲解过程、思路及注意事项。(5)术后讨论阶段: 由带教老师主导讨论、提问,由各小组进行讨论、发言。最后由带教老师有针对性的总结。
3.教学效果评价调查。培训结束后,对所有学员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4.理论和技能考核。培训结束后,学员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由担任培训教师以外其他介入医师评分。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 ± s) 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教学效果评价调查表。PBL 组对于自学能力提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及锻炼语言表达方面的认同率均高于对照组。
(二)理论考核分数。PBL 组理论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其中心血管介入理论、临床病例综合分析单项均高于对照组。
(三)介入操作考核分数。PBL 组操作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其中冠脉造影单项成绩高于对照组。
三、讨论
在心血管介入培训的实践过程中,PBL 教学法以病例为入手点,执行真实性任务,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学员给出自己分析结果的同时,带教老师也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加以补充和引导,从而将自己的临床经验转化成学员的间接经验。PBL 教学法在武警后勤学院介入基地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PBL 组对于自学能力提升的认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锻炼语言表达方面的认同率也高于对照组。在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中,PBL 组总成绩也优于对照组。
PBL 教学法在介入培训的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教学病例难易程度的合理选择。病例选择过易或过难,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但培训学员的基础不等,难易度不好把握。我们的经验是,同一专题选取难易度不同的2-3 个病例,让不同基础的学员均可以参与其中。(2)主动性学习能力差异较大。部分学员对传统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赖性,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在操作中,有些学员自信心不强,过于紧张。我们采用”鼓励性教学”的方法,着重培养自信心和兴趣,增加学员的主动性。(3)带教老师能否适度把握引导程度。在PBL 的实施中,常会出现教师主导性过度的问题,发现学员分析的不到位时,容易进行说教或急于纠正,在操作时,学员几次操作不成功,教师就自己进行操作演示,这就违背了PBL 教学模式的初衷。(4)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有待于完善。心血管介入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难通过量化的指标来判定学习者的真实效果。我中心在理论和操作考核的同时,引入问卷调查,希望能够寻求一种更为客观、可行的评估体系。
心血管介入教学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学领域,实践性强,培训难度大,培训周期长,学习风险高。PBL 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心血管介入培训教学模式,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