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河南曲剧音乐的基本特点

文章来源:数学论文网 发布时间:

  一、具有其无限包容的兼容性

  在前文中,笔者提到,做为本土化的音乐,河南曲剧诞生于清末民初,并于同时期登上历史舞台,属于跟随新中国的成立而发展起来的地方性戏剧,距今发展有百余年的历史。由于其历史时间较短,尚未形成某种固定的音乐形式,所以河南曲剧的兼容性非常强大,其兼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于自身的调门曲调的改变、组合具有可变化性和可通行;其二是不断吸收融合周边地区的民歌、小调等演唱形式,并且将京剧、越调等戏剧加以融合创新发展,进行对于自身戏剧的丰富,以此加强自身的戏曲表现力。

  二、多种多样的曲牌特点

  河南曲剧做为本土化的音乐唱腔,土生土长在河南地区,且曲剧蕴含着丰富的唱腔曲牌和音乐曲牌。其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区风格而被人们喜爱,河南曲剧唱腔具有音乐优美、感情丰富且欢快轻松的审美特点,且擅于在复杂的任务场景中表达细腻的人物内心世界,塑造各种典型的人物形象。丰富的表达力和展现力源于曲剧多样化的音乐曲牌,如:大起板、步步高、唢呐皮等等,无论在古装戏或者是现代戏中都可以进行灵活的运用。而且河南曲剧唱腔曲牌众多,如:小桃红、满江红、一串铃等等,这种句式、样板的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丰富的感情世界。下面,笔者对曲剧唱腔曲牌和曲牌的结构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速度较快、跳跃性较强的曲牌唱腔

  这类曲牌的节奏多用ox或者XXX进行旋律节奏的曲调,具有跳跃性较强,速度较快的特点,外在感情主要表现喜悦、热情、活泼、风趣一类的感情情绪,具有代表性的曲牌如:《满舟》、《纽丝》、《渭垛》、《太平年》、《莲花落》、《坡儿下》等等。

  (二)速度相对而言比较缓慢、旋律比较平稳的曲调

  这类曲调在旋律手法上主要使用慢速的滑音或者是颤音等等,具有速度比较缓慢,节奏相对较长的特点,外在感情主要表现为悲伤、缠绵一类的感情情绪,表达这类感情具有代表性的曲牌有:《哭阳调》、《哭纽丝》、《哭满舟》、《哭诗篇》、《哭皇天》、《嘹子》、《边关》等等。

  (三)音节稳定、节奏平稳的曲调

  这类曲牌的旋律一般采用小级进多一些,节拍多为一板一眼的旋律手法,具有音节稳定、节奏平稳的特点,外在感情主要表现为感情平稳,多为轻微抒情。此类曲调具有代表性的如:《慢垛》、《诗篇》、《石榴花》、《小上楼》、《平垛》、《潼关》、《垛子》、《小桃红》、《一串铃》、《鼓子尾》、《小诗篇》、《小船》、《双斗》等等。

  三、善于表现多种多样的情绪

  曲剧善于在复杂的任务场景中表达细腻的人物内心世界,塑造各种典型的人物形象。其句式、样板的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丰富的感情世界。不仅善于表现哀怨、凄凉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在表达哀怨情绪的同时展现激动、威严的气魄,因为曲剧唱腔具有高起低落的特点,而且在表现哀怨情绪是善用下颤音进行旋律曲调的谱曲,所以在慢速演唱的情况下,很多调门都会让观众感到悲伤的感情基调,如《哭纽丝》、《哭满舟》、《哭诗篇》等等。在舞台演奏中,很多悲伤哀怨的唱词,需要用曲剧中对应的调门进行演唱,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舞台感染力,这也是前人将河南曲剧称之为”屈死戏”的主要原因。因为曲剧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改变力,随着社会时期的发展,曲剧对于时代生活的反应程度不断地扩展,在扩展过程中,曲剧对于其自身的唱腔音乐也不断地进行发展丰富,使其不仅可以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同时又能将高昂的戏剧场面融入其中,取得强烈的舞台感染力和圆满的戏剧效果。

  四、曲剧音乐唱腔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

  在中国古代戏曲中,河南曲剧因其丰富的表现能力而独树一帜,其音乐唱腔旋律字多腔少,而且音调接近生活化语音,善于表现生活中的场景。曲剧的音调介于说唱之间,观众的欣赏过程中更觉亲切生动,浅显易懂,如《屠夫状元》中,戏曲说唱紧密结合,非常具有生活化的色彩,使整个戏曲和舞台充满了欢乐的情绪,使观众更加喜爱。且曲剧因为其丰富的扩展力和包容性,使得其在发展中可以表现多种多样的情绪,不仅可以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同时又能将高昂的戏剧场面融入其中;且在表现哀怨、凄凉的情绪,同时也可以在表达哀怨情绪的同时展现激动、威严的气魄的感情特点,这也是曲剧丰富表现能力的其中一个体现。

  五、口语化的旋律特点

  口语化的垛板式旋律特点,使得河南曲剧具有可大段叙事、增强情节性的特点,且使得曲剧的舞台表现更加细腻感人、表达感情更加丰富。在曲剧中大段叙事的唱腔中,其旋律以平和稳定为主,这类曲牌的旋律一般采用小级进多一些,节拍多为一板一眼的旋律手法,具有音节稳定、节奏平稳的特点,外在感情主要表现为感情平稳,多为轻微抒情。此类曲调具有代表性的如:《慢垛》、《诗篇》、《石榴花》、《小上楼》、《平垛》、《潼关》、《垛子》、《小桃红》、《一串铃》、《鼓子尾》、《小诗篇》、《小船》、《双斗》等等,在这类旋律中,以稳定节奏为主,偶尔的旋律对比,仅仅是为了讲述故事情节发展提供服务。且从曲剧演唱中的吐字来看,主要是依据河南地方性语言、语调的特征进行戏曲的演唱,独居特点。

  六、结语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分析河南曲剧之所以广为流传被大众喜闻乐见的原因,在曲剧发展的百余年时间里,其具有的平民性、通俗性、娱乐性等等始终存在,这也是历经百年,河南曲剧依然生命力旺盛的基本原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