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技校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文章来源:数学论文网 发布时间: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培养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思想上的自我分辨能力,行为上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面我就技校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谈谈我的看法。

1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技校学生的接触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狭窄的,他们的知识绝大多数依赖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在目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技校生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来自于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和影响。当他们面对一些不良习气和风气的诱惑时,如果老师的课堂教学能给他们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明辨是非、抵制诱惑,那就证明我们的课堂德育教学工作是成功的。那究竟怎样来搞好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1 增强德育意识,应从课前准备入手。首先,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歌曲本身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有些歌曲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曲目,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老百姓》等。而还有一些曲目,如:《在那银色月光下》、《金扁担》、《教我如何不想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曲目。这些曲目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咱们老百姓》当中,旋律的优美流畅,歌词的通俗易懂固然是审美的重点,但是,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的主流”这样一个既浅显又深奥的道理。

1.2 将德育融于音乐艺术美之中。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1.3 将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地联系实际。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2 第二课堂的德育渗透在技校学生的生活当中,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多,这是由于技校生着重培养的是实操动手能力,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给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作为技校音乐教师,如何充分利用好学生的第二课堂开展德育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在音乐教学中,第二课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极大的丰富了我们在德育渗透上的教学手段,下面我就近几年来,在第二课堂的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淡谈自己的体会。

2.1 开设音乐欣赏课。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祖国》时,结合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谴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从而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于无形之中。

2.2 举办兴趣小组。广大学生的发展方向、特长、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为了能更好发挥他们的个性,我们可以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乐理知识兴趣小组、电子琴兴趣小组、二胡兴趣小组。在自愿的前提下,凭兴趣爱好组成的小集体是一个交流学习很好的平台,在这种氛围下,同学之间势必会形成一种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关系,我们只要稍加引导,在他们的活动当中适度加入一些比如:立志、修身的德育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完全可以达到第二课堂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2.3 组织社团。一个学校的文艺活动开展得是否具有高水准,它离不开长期来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师生对文艺活动的坚持与积累,而这种积累主要应由文艺方面的社团组织来体现,比如:一个固定的合唱队、舞蹈队、吉他协会等等。这种社团组织可以给学校带动一大批对音乐感兴趣的同学,同时也能为学校留下很多各种类型的、优秀的节目。这不但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促进,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好体现。

2.4 进行文艺比赛。作为一个中技学校,绝大部—96—分学生都处在青春好动、热情奔放时期,各种类型及规模的文艺比赛,无疑是最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学校德育教学的最好举措,大部分学校都有诸如:艺术节、”五四”文艺活动、元旦文艺汇演等传统比赛,再加上校园歌手大赛,卡拉ok赛等,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使学校的德育舞台更加的宽广。

3 教师自身形象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假如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生缺乏爱心,对追求真善美没有足够的热忱,他就不可能从音乐教学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别是教师的师爱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发生着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总之,技校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它赋予了我们技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这条道路上进行大胆的尝试,为技校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