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时间:2015-10-10 02:09 作者:数学论文网
声乐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技能,说它简单是因为每个人张口都可以唱,但是要准确完整地演唱好一首歌并非那么容易。因为声乐演唱不但是一种复杂的体力活动,而且进行这种活动的同时更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它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很可能成为声乐学习道路上的关键。因为声乐学习因人而异,每个人的突破口可能都不同。所以本篇论文针对这个问题谈一下如何在声乐学习中针对自己的特点循序渐进,从而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学习的声乐特点是:它虽然需要知识的传授,但主要是歌唱肌肉的训练和发声习惯的培养。它的训练内容是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它的训练形式看起来可能是一种单一重复的过程,但是歌者想要从这些简单的重复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内化成良好的习惯,最终能够娴熟运用技巧,就离不开课后的勤奋苦练。苦练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用心,用心才能得法。声乐学习是一种技能训练,既然是技能训练就有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从熟练到精通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习者由于自身条件不一样,经历这过程的时间也有长有短,有快有慢,但省略或跨过是不可能的,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想尽快找到好的方法,希望把教师所教的和别人所有的优点都集于一身,这就造成了某些学生过早、过多地练习高音,追求大音量,过多地练习一些自己能力还达不到的大作品,以为通过强力训练会让自己进步得快一些,无视声乐学习规律,导致养成一些本不应该有的毛病甚至造成声带受损,给声乐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无论任何人在何种情况下学习声乐,也只能循序渐进。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只有好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欣赏大量的作品提高自己对各种声乐作品的情感把握以及演唱风格的处理能力。这种修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声乐学习不能急于求成,更不可能一步登天。那么在日常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从而使自己无法正确把握练习目标和方向。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练习当中细心体会,日积月累,逐步对声乐形成自己的理解,并在日常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一、日常练声中把握自己的发声感觉,课后多练习加以巩固声乐与其他音乐
表演专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乐器”是声带和其它参与发声的器官与肌肉群,它们存在于歌者的身体内。而大多数参与发声的肌肉是非随意肌、半随意肌,它们不能完全受歌者自己的意愿所支配,不是歌者脑子想控制就能控制得了的,这也是在其他专业眼中最神秘的地方,也是声乐学习中的重大难关。所以,首先初学者需要在开始声乐学习之前了解这些器官,以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易于准确地运用这些器官。
其次,在专业课上要注意多多模仿教师的发声示范,这是确立正确方法的必经之路。在感性占主导的声乐学习中,模仿尤为重要。因为声乐学习刚开始时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发声过程中我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更不明白具体要用哪些肌肉来发力。所以只能依靠模仿教师的声音对比自己以求尽量与教师所发出的声音相近。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模仿可以体会发出正确声音的时候身体各部分器官具体是怎样运作的,从而慢慢习惯和了解这种感觉,形成固定的感应和反应。刚开始时大家肯定是只知道盲目地模仿,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来判断发出声音正确与否。当慢慢进入到有意识地模仿的阶段时,歌者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发声感觉,对发声器官的动作和状态有了具体感受,但还不能够完全了解和运用自如。这个过程一般会比较长,所以切不能心急。只需要遵从教师的讲解和指点,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练习即可。
当我们慢慢把握了正确方法时,教师一般就不多做示范,只偶尔提醒一下,就可以领会教师的意思并通过调整努力达到要求,这时就说明歌者已经把握住了自己的发声感觉。当然,这整个确立方法与发声感觉的过程,自始至终都需要我们与教师认真仔细地配合,才能尽快达到这个目的。在课下自己练声时,刚开始必然迷惘,因为教师不在身边,自己又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这时我们练习不可求快,只求无误。只有在自己练习时不出错误,才能够保证声乐水平稳步提高、循序渐进。否则万一练错,浪费了时间不说,还有可能会养成一些不容易改掉的坏毛病。所以,在这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别的方法帮助自己练习。
二、通过一些辅助设备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在每次上专业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准备录音设备,如:录音笔、带有录音功能的 MP3、MP4 或者随身听。可把每节课都从头到尾详细记录下来,这样做的目的不光是记录自己上课时的练声和作品演唱,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可以清楚地记录下上课过程中教师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因为每次上课时学生的状态和教师授课的内容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说的话可能都是针对某些错误,学生课下再拿出来细细回想,可能会受益匪浅。当然,如果配合课上做笔记就更好了。在课下练声时,时不时地听一下上课时的练声过程,对比着练习,让声音始终保持比较正确的状态,才能保证课下的练声质量。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可以把这一段时间的记录拿来按顺序全部听一下,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分析由前到后自己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有哪些进步,再将此融入自己平日的练习中。
只有不断重复这种自我审视,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一步一个脚印,也就是循序渐进所带给我们的益处与乐趣。所以,用录音或者配合做笔记这种看似简单却又非常有效的方法提高自己课下的练声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通过演唱作品与作品欣赏提高自己把作品风格的能力
拥有了美好的声音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美好的声音是为演唱更优美的声乐作品服务的。那么怎样把一首声乐作品演唱好呢?首先,要对这首作品的旋律、节拍、时值、强弱等因素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务必做到在演唱时把握住音准和时长,这些在上课时教师都会予以指导。至于强弱对比,不能只靠教师指导,还需要我们对所演唱作品的歌词意义有较深的理解。因为只有理解了这首歌要表达的是什么,才能完全融入准确的意境之中,从而使演唱过程中的强弱对比婉转优美。其次,能够准确演唱一首作品后,就要确定唱风格。
每个人的声音条件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和处事方式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演唱风格都不一样。想要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我们就需要欣赏大量的名家作品和进行大量的实践,以求能够将百家之长融入自己对各种作品的理解中,从而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不能够盲目地模仿名家的演唱风格,因为声音条件不一样,盲目模仿可能会限制自己声音的发展。要从自身出发,先找自己熟悉的作品欣赏,一点一点地挖掘各种演唱风格的优点并有选择地吸收,循序渐进。等到自己的演唱风格基本形成之后,才可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品帮助自己把握和理解作品风格。这样即使以后遇到新的作品,也可以轻松快速地抓住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境与思想。
四、在遇到自己无法确定或解决的问题时及时请教指导教师,而不一是味地寻找自以为正确的答案
在课下练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问题自己无法确定或者无法解决,这时我们应及时与教师取得联系,而不是带着疑惑继续练习或者是自以为是地解决。课下练习时要遵照教师要求,不能凭自己兴趣,爱怎么唱就怎么唱,给声乐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弄明白心中的疑惑后,练习起来定然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当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应该请教自己的指导教师。在不断的请教中可以举一反三地理解许多以前不甚明白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声乐练习过程中,如能时时刻刻把握如上几点,上课时认真听从教师指导,做好记录。下课后认真练习,细细揣摩。平日里多多欣赏中外作品,遇到问题时及时请教教师。做到不骄不躁,把握住声乐学习的规律,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
下一篇:德育在技校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 2014 数学论文网 Powered by http://www.006208.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