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词、曲作家介绍及创作背景
1. 1 词作家郑南简介
郑南,河北衡水人,诗人,词作家,国家一级作家,著有诗集《锤之歌》《留不住的风》等,歌词《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请到天涯海角来》等。其中《请到天涯海角来》在1985 年获全国”最受欢迎十五首歌曲”奖;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在1990 年获建国五十周年优秀作品奖。
1. 2 曲作家田歌简介
田歌,山东单县人,1948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作品有《草原之夜》《边疆处处赛江南》以及歌舞音乐《葡萄架下》等。他创作的一首首动人心魄的歌曲,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甜美抒情、真挚感人。
1. 3 作品诞生背景
《喀什噶尔女郎》是一首爱情颂歌。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永恒的话题,是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1984 年5 月,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研究会正式联合签发了《关于编纂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面普查和采集。歌曲《喀什噶尔女郎》正是词作家郑南与曲作家田歌于2000 年在新疆采风时期的创作作品。
2 歌曲《喀什噶尔女郎》的艺术特征
2. 1 歌词内容
2. 1. 1 歌词内容典雅通俗、易读好唱
《喀什噶尔女郎》的歌词,语言抒情,情意深浓,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浓厚的诗情画意,在朗读中,便能深刻体会到其意境之美。词作家通过对喀什噶尔女郎美丽外貌的描述和刻画,将心中完美的”女神”描绘在人们的脑海中。如歌词中所写: “你的金发飞扬,你的耳环闪亮””你的眉毛弯弯,你的眼波泱泱”歌词以及”你的手指长长,勾起我的向往”等诗句,俨然一位喀什噶尔女郎活脱脱地站在听众的面前,叫人怎能不为之心动和”歌唱”。这种有人、有情、有动、有静、又有情意的画面,强烈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怎能不叫人”醉倒在爱的海洋”,为整首词高潮部分的激情抒发做了铺垫。
2. 1. 2 色彩浓烈,寓意深刻
在第一乐段中,词人充分表现出了面对喀什噶尔女郎时为之痴迷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追求爱情的愿望,于是便有了”有双眼睛对你悄悄凝望,有颗心在为你轻轻跳荡”的诗句。第二乐段中,词作家采用象征的手法,将喀什噶尔女郎比作”百灵”却”不知哪天歌唱”,又比作”雪莲”却”不知哪天开放”,把自己的矛盾心情充分表露了出来,于是,词人写到”假如时光能够凝固一刻,我愿你是一尊玉石雕像”。歌词前后内容巧妙地连接到一起,寓意深刻,歌颂了美好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在第三乐段中,歌词更加浪漫欢唱,为了心中的女郎,”我”愿做”琴弦,为你弹出清香”,更愿做”瓜园,为你生长梦想”,正应了”爱情是不需要理由的”这句名言。如此深刻的爱情,可谓感天动地,真挚美丽!
《喀什噶尔女郎》的歌词,从对女郎的倾慕开始,娓娓地倾诉了真挚的爱恋,以深沉、浪漫、柔美、细腻的语调,表现了一种甜蜜的感情,充满了向往、幸福的氛围。在进入高潮后,三次重复”女郎”,将心中对完美女神的爱慕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进一步表现出对爱情的期盼和渴望,把涌动在心中的情感浓郁而热烈地、汹涌而澎湃地推向了顶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 2 音乐内容
在这首歌曲里,曲作家田歌将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启迪人生、净化心灵的音乐创作理想,寄托、融化在他的音乐作品中。这首作品,采用了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完美地与歌词融合在一起,倾听时有一种亲切、流畅、舒心、悦耳的感觉,圣洁的歌词加上优美的旋律,舒缓流畅又跌宕起伏,使人陶醉于无形之中。
2. 2. 1 严格的对比性曲式结构
《喀什噶尔女郎》整首作品由前奏、呈示、对比以及尾声四大乐段构成,是典型的二段体曲式A、B 结构[2]。在A 乐段音乐创作中,曲作家在旋律进行时,着重突出了舒缓、从容的特点,以小调为主,旋律线起伏较小,跨度不大,在平稳中含有很强的韵律感。A 乐段共有四个乐句,每个乐句由四小节组成,体现了音乐结构的对称性特点,放佛一条小船泛舟在平静的湖面上,微风吹拂着水面荡起小小的波纹。乐句前后呼应,婉转抒情,很容易使听众随着音乐的流动而展开联想。
B 乐段中,音乐进入高潮,旋律跨度较大,与A乐段形成鲜明对比。曲作家似乎有意将A 乐段中酝酿已久的感情通过B 乐段音乐爆发出来。虽然跨度大,音域宽,起伏强,但最终是向爱神表达倾慕之意,并无半点豪放无收之处,即音乐的进行总是在旋律的控制之中,使音乐情感的表达丰富多彩,酣畅淋漓。在B 乐段的最后部分,音乐逐渐进入缓慢,再渐渐进入尾声,这种布局既突出了音乐的主题,又增强了表达效果。
2. 2. 2 清新、唯美的音乐形象
声乐作品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同歌词连在一起,才能演绎得完美,因此,对声乐作品中音乐形象的分析离不开以歌词内容为依据。
《喀什噶尔女郎》作为声乐作品,有诗词一样的歌词作为依托,就为成功塑造形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如此美人,词作家用清新典雅的歌词配以曲作家舒畅细腻的旋律,创造出了唯美而富于联想的音乐形象,使观众在欣赏时不禁被它所感染,展开丰富的联想,遨游于无边的画面,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2. 2. 3 完美和谐的钢琴伴奏
《喀什噶尔女郎》的钢琴谱伴奏,是由沈阳音乐学院的刘聪老师所写,他充分准确地运用了4 /4 拍子的律动美,与词、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根据旋律的起伏变化,有效地丰富和烘托了旋律声部。从前奏开始,便使用了三度和四度音程,使旋律更富有流动感,再加上结合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音乐素材,将听众带进了无限的遐想中。从前奏的后半部分开始,加入了#g 这一和声小调特色乐,用于增强音乐的柔和性和韵律性,放佛潺潺的泉水在山间流淌,表达了优美的意境,再融合了前八后十六加上前十六后八的节奏性,这种有规律的节奏性一直持续到A 乐段的末尾部分,又好似泉中之水,一遍又一遍地涌出泉眼一般,为B 乐段的展开奠定了基础。B 乐段的音乐是全曲的高潮,钢琴伴奏与音乐、歌词结合在一起互为补充,烘托着高潮部分的主旋律,使人能够真切体会到喀什噶尔女郎的美丽和歌唱者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B 乐段的旋律线像波涛一样,似洪水一般,钢琴伴奏也随之变化而变化着,密集的音符加上变化的和声,还有强弱变化的感情处理,使听众对于美丽的喀什噶尔女郎更有一种无以言表的爱慕。高潮结束后,音乐逐渐平缓,钢琴伴奏也随之平缓,并且多次使用了休止符,让听众在不断变化的音乐中体验律动之美。
在尾声部分,钢琴伴奏的主旋律随着音乐的主旋律变化而变化着,在临近结尾处,使用了两句不断__上行的律动音符,再接结束句,让听众产生了一种不断回味、不断遐想、不断品读的欲望。整首歌曲的钢琴伴奏运用了音的疏密对比、宽窄对比、薄厚对比、强弱对比、长短对比等手法,丰富着旋律声部,使音乐情感的表达更绚烂多姿、酣畅淋漓。
3 歌曲《喀什噶尔女郎》的艺术表现
歌唱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由演唱者将静态的声乐作品通过演唱变成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动态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歌声,其中凝聚着演唱者对于作品内容的正确理解及合理、细致的艺术加工,因此,对该作品的艺术表现进行分析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3. 1 前奏部分充分酝酿情绪
《喀什噶尔女郎》的前奏共由十二小节构成,可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个乐句共八小节,第二个乐句共四小节。开句完美地使用了小三度音程与大三度音程相结合的手法,既稳定了调性,又使乐句具有一定的力量,营造出一个浪漫、和谐的场景。其后,钢琴和声伴奏的织体,为歌曲感情和气氛的渲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节奏中蕴含的韵律性,仿佛像海边的潮水一样,有规律地起伏涨退着。在加入#g 之后,旋律更加优美,调性更加和谐。进入第二乐句时,音乐便逐渐平缓下来,重复的节奏性创造出一副精美的画卷: 静静的湖面上,一只小船泛舟其中,把听众的情绪带入恬静、舒展的意境中。3. 2 A 乐段饱含倾诉歌曲的A 乐段,共包含四个乐句,每个乐句共四小节。A 乐段前半部分由于描写的是歌唱者的倾诉之语,所以演唱一定要平静、舒缓,更要发自肺腑。每分钟76 拍的速度,准确地由弱到中弱变化的力度,创设出面对喀什噶尔女郎时演唱者急切、赞美、付出,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心境。所以,在演唱时,一定要把握旋律的动态规律和静态情绪的结合效果,用柔和、纯净的优美音色和清晰的吐字,唱出深刻而又缠绵、动情而又入微的爱慕之情。在唱法上,力争寻求隐隐约约听得见,忽明忽暗看得见的朦胧效果。
随着五度跨越的展开,音乐便进入高潮。高潮部分,音乐的跨度较大,音域较高,近乎一种撕心裂肺的呼喊而又在控制之中的感觉,音乐力度的变化也较大,从mf 一直发展到f,再到ff,最后到mp,加上钢琴伴奏的烘托,给人听觉上造成一种惊涛拍岸的感觉,使音乐进入更为宽广,更为抒情的意境。
3. 3 B 乐段满怀激情
高潮结束后,音乐又返回到平缓的状态,但由于前奏不同,三个连续乐句使用了弱起和休止,使音乐的表现手段更趋于多样化、丰富化,演唱时,要着重演绎出弱起和休止带来的效果,同时,又有A 乐段之初所表现的倾诉之意,要营造出一种似大风大浪之后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岁月的厚重感觉。
3. 4 尾声部分把握深情地呼唤与殷切地期盼的感觉B 乐段一开始,便加入了六度的跨越,之后,回归到了舒缓的状态; 音乐进行到一半时,又加入了八度的跨越。在演唱六度和八度时,力度、情绪上要有明显的变化,力度变化要大,控制在mp 到mf 之间,特别在八度进行时,应充分表达出内心的渴望和情感的呼唤。
音乐在进行到最后一个音时,又一次选择了七音( #g) ,既使乐曲表现平稳、连贯、流动,又突出了和声小调的旋律特性,让听众听起来舒服、和谐。( 见谱例7)根据《喀什噶尔女郎》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在演唱时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安排: 钢琴在前奏部分,演唱者开始由体验歌曲的意境逐步进入角色。A 段旋律开始时平缓、柔和,起伏不大,以叙述为主,表达注重内心的感受,演唱时声音应柔和,情感应真挚,吐字应清晰,气息应连贯。A 乐段最后部分,情感激动,色彩明亮,情绪饱满,与前半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而在进入B 乐段时,又回归平缓,但乐句较长,应注意气息的保持和控制,以及力度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才能正确地演绎其中的内涵,表达词曲作家的音乐创作构思。
4 结语
歌曲《喀什噶尔女郎》是现代文学与民族音乐完美结合的经典的爱情颂歌,它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韵律与音乐的韵律的高度和谐统一。词曲作家成功地将抒情性、时代性与民族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完美无瑕的旋律创作,抑扬相间的节奏变化,丰富准确的衬腔衬词,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它的旋律优美流畅、清新典雅,让人耳目一新,听者无不被它所感染,产生心灵和情感共鸣。
所以,要想完美地演绎这首作品,首先要了解词曲作家的创作来源及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以及浓厚的地域民族特色和音乐艺术风格等。唯有如此,才能完整地表现这首作品的内涵,更好地演绎词、曲作家的创作构想,架起作品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之桥,从而实现作品与演唱者之间合二为一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