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综合课在舞蹈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作为培养内蒙古自治区舞蹈人才的基地,目前设有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三个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培养。
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专业学生毕业成为舞蹈演员、舞蹈编导及舞蹈教师,尽管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掌握了不错的舞蹈技能,但对舞蹈艺术中音乐性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阶段,从舞蹈专业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缺少良好的音乐知识支撑,会使发展之路受到制约。从事舞蹈专业的学生及人员对音乐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要对音乐做出理性的分析,要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
舞蹈学习的基本规律决定了学生对舞蹈基本动作、舞蹈技能的学习及舞蹈作品的排练与编创都必须在音乐中进行。舞蹈专业学生音乐知识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舞蹈学习。
首先 , 对学习舞蹈表演的学生来说,必须通过对舞蹈音乐的理解通过身体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只有具有音乐知识舞蹈表演者才能准确地理解舞蹈音乐,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恰如其分的把舞蹈语汇完整地呈现给观众,使观众们通过听到的舞蹈音乐欣赏到完美的舞蹈作品。
其次,对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舞蹈编创的过程中,音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不仅是舞蹈创作的灵感源泉,而且对于舞蹈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音乐结构是舞蹈结构的基础,最终舞蹈结构与音乐结构达成一致,所以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把握直接影响编创作品的质量。舞蹈教育专业的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舞蹈教育专业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成为舞蹈教员直接面对学生,自己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完全呈现在舞蹈教学中,不管是日常的舞蹈基础训练,还是在给学生编排舞蹈作品时都离不开音乐知识,影响着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以及对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开设音乐综合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意识到音乐知识对舞蹈系各个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从多年的教学中看到我们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学生对音乐知识应掌握的需求,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必须进行课程建设。
二、舞蹈专业音乐综合课的教学内容建设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独立建系至今,音乐综合课一直没有针对舞蹈专业的系统化的教材,音乐综合课程的目标模糊,设置缺乏科学依据,教学内容基本由执教教师自定或参考音乐专业理论教材,目前舞蹈系音乐综合课使用的是李重光编写的《基本乐理通用教材》,这一教材适用于音乐专业院校、师范类音乐院校的学生,还服务于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报考音乐院校的考生,不适用于舞蹈系各个专业学生。担任舞蹈系音乐综合课授课任务的各位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一致认为,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尊重舞蹈专业学生学习的规律,而不是建立在单纯的音乐学习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
音乐综合课教师在以音乐学科体系为基础的教材进行授课时,并没有把课程内容进行的顺序和舞蹈专业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只是按照适合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的顺序组织授课。这样的教学局面致使舞蹈专业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状况令人担忧,笔者在舞蹈系担任音乐综合课的教学已有多年,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了诸多问题,所以必须对舞蹈音乐综合课重新审视,编写一部适合我院舞蹈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材。
针对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音乐综合课的建设研究基础是以下教材 :《音乐教学法》廖乃雄著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加)洛依斯·乔克西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杨立梅、蔡觉民编著 ;《曲式与舞蹈音乐分析》李莘 、韩晓彤著;《中外音乐舞蹈作品赏析》矫立森、刘青戈著;《舞蹈音乐概论(21 世纪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材)》郑锦阳著《;舞蹈音乐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张丽民著《;音乐和舞蹈》马克·斯坦福著 ;《大学生音乐舞蹈鉴赏》吴群著 ;《高师音乐舞蹈教学论》黄小明著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鉴赏 》桑德诺瓦著。笔者吸取以上教材的精髓,结合舞蹈专业的特点编写适合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课教材。
音乐综合课要在本科一年级时开设,共两个学期,一个学期 16 周,一周 2 学时、共计 64 学时。所以教学内容的顺序要做以下调整。(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
1. 音乐的强弱 :使学生能区分音乐作品中的强弱,授课教师要把音乐的强弱逐渐渗入到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舞蹈音乐作品的强弱与舞蹈作品的情绪表达是一致的。
2. 速度的快慢 :使学生能够区分音乐作品中的速度快慢,授课教师要变换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到速度变化对舞蹈动作的影响。
3. 音色的变化 :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作品中音色的变化,具体区分不同人声和不同乐器的音色,并让学生对音色的变化用舞蹈的肢体做出不同的反应。
4. 节拍 :使学生能够区分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节拍,例如能够听出是 3/4 拍还是 2/4 拍。并能听出音乐作品中的强拍,用舞蹈肢体语言表达强拍和弱拍。
5. 节奏 :使学生能够区分音乐作品中不同节奏的变化,例如连续的八分节奏,还是一个三拍子的长音。并用舞蹈肢体动作对不同的节奏做出不同的反应。
6. 乐句 :在音乐作品中,乐句是相对短小但内容完整的音乐片段,通常有 4~8 小节。乐句之间是自然换气的地方,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乐句感,深刻体会舞蹈的呼吸与舞蹈音乐作品的呼吸统一。
7. 曲式 :是指乐曲的结构形式。使学生能够准确划分乐曲的乐句和乐段,并且能分清乐句、乐段之间的异同。这个要在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教学中重点授课。
8. 视唱训练 :对基本音阶和各个调式的五声音阶进行视唱训练,最后达到基本音高的准确性。
9. 旋律 :对学生进行基础旋律摸唱训练,要求学生能准确模唱 8 小节左右的旋律。
(二)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
1. 舞蹈音乐名曲欣赏。
2. 舞蹈音乐曲式分析。
三、音乐综合课的实际意义及重要价值
发展舞蹈专业学生音乐能力为重点 :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感知力、音乐表现力、音乐鉴赏力以及音乐创作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为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表演、创作、实践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因此,音乐综合课的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舞蹈专业学生对待音乐的学习兴趣,形成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并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积极对待音乐的心态,激发学生从内心喜欢、并参与音乐的态度,调动学生从内心热爱音乐,这也是舞蹈专业学生舞动肢体的动力源泉,也是音乐学习的前提。
不管是在校的舞蹈专业学生,还是毕业后舞蹈专业工作者,音乐与舞蹈在学习和工作中是不能分割的。以培养舞蹈专业学生音乐价值观为核心,培养学生开放的音乐价值观,引导他们主动去接触和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与音乐文化,从中学会尊重音乐、尊重文化、尊重艺术、尊重人,对舞蹈专业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音乐综合课的培养目标想要实现,必须通过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调整为学生舞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