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开放对中国论文联盟数学作文教学

文章来源:数学论文网 发布时间:

    三、开放评议
  评议包括作文打分和讲评。有的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比较苛刻,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小作家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有的学生,写了五六年的作文,却从来没有一次得过80分以上,难免心灰意冷。我打分喜欢“高高在上”,基本分为85分,比较好就得90分,高的可达95分甚至满分。同时,对学生不再“一视同仁”,对基础差一些的,降低标准,鼓励,鼓励,再鼓励。如果写“歪”了,就干脆不打分。至于评语,避免俗套,追求个性,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饱含期望。我发现,每次发作文,学生都非常激动。他们不单关注分数,更关注老师的“看法”。
  再说讲评,我主张写前不过分强调“章法”,写后则要博采众长。每周,我还会安排1节课用来交流周记、讲评作文。交流时,让学生勇敢地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品”。讲评时,既指出优点,也指出不足;有“面”上的总结,更有“点”上的突破。同时,我结合下水作文(1997年出版的《王秋珍下水作文集》中的老作文或新写的作文)以及当初构思、选材的经过进行指点。其间,更多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的开放性评议,不仅输出知识信息,还输出情感信息,在讲评过程中,形成师生、生生互动,使师生情感更加融洽,同学关系更加和谐。在相互表扬中,获得作文的自信;在取长补短中,促进竞争。
    四、开放园地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都有一种企求达到成功的愿望。但倘若每次作文,“发表”的总是同样的几位学生,就会使其他学生自惭形秽,丧失信心,使这几位“稳坐钓鱼台”的学生骄傲自矜,缺乏积极的竞争意识;我的要求是,要让“每位”学生都品尝成功的美酒,又让他们不满足自我,不断跨越新的高度。
  有人认为,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表”作文简直难于上青天。其实,也不难。这里也有个“层次”问题。
  第一层次是作文展读会和班级墙报。每周一节的作文周记展读会,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有闪光点,哪怕是一段,也不妨采用。每次“发表”十余篇,一个学期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此基础上,选择作文编出班级墙报,使文字可见可触,更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基础特别差的学生,选择特别精彩的一句在班级凡人佳句栏内“发表”也未尝不可。
  第二层次是“校园之声”。“校园之声”作为学校广播站,能让学生的作文从班级走向学校。由于班上轮流开展了三分钟演讲,我就选择优秀的讲演稿推荐给“校园之声”,同时也推荐一些周记中的小论文,这样,能使学生轻松而愉快地发表作文。
  第三层次是班刊。出版班刊《金秋》可谓是我的作文教学特色之一。迄今为止,我已拥有了十余本班刊。班刊栏目众多,内容丰富(每学期一期,每期100多篇),俨然正规出版物。它兼顾面广,或文章,或妙语,或照片,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作品”。因此,它让每位学生爱不释手,可谓其喜洋洋者矣。
  第四层次是在报刊上发表。我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告诉他们,“发表”不是目的,投稿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并给他们讲述一些名作家“屡败屡战”的轶事,从而使学生端正心态,又热情不退。当然,我自己也热情高涨,不时给报刊寄一些学生作文。几年来,学生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有100多篇,获奖70多篇。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次关于兴趣的民意调查中,两个班136位学生,100%喜欢语文,97.06%的学生不害怕作文。可见,作文并非“捉魂”,它是智慧的花朵、心灵的表白、创新的舞台,只要正确引导,必将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