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关于计算机导论教学改革

文章来源:数学论文网 发布时间:

  0 引言

?

  计算机导论是软件工程专业入学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开设,在此期间同时开设的其他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因此导论课程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从专业角度了解知识结构的组成,为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起到一个铺垫作用,也促进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根据本人近几年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讲授计算机导论的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去改进,目前来看,基本上达到了改革之初预想的目标。

?

  1 重点强调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价值和作用

?

  在首次课上不但介绍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而且要对学生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及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来,使得这一宗旨贯穿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并延伸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让学生非常明确地知道: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而千万不能去向他人炫耀,更不允许利用自己掌握软件知识方面的优势编写病毒或者木马等有害程序。学生在学期间,学校里面的环境比较简单纯,多数的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处理事情容易冲动,也有极个别的被不当利益引诱而走上歧途,所以从开始就教育学生时刻警钟长鸣,严格遵守计算机行业的职业操守,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也坚持走正路。

?

  2 调整计算机信息表示内容的讲授

?

  目前大多数的计算机导论教材在第一章绪论之后,第二章介绍计算机信息表示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二进制表示、不同进制转换、信息编码等理论知识。这些内容与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衔接不是很紧密,学生接受起来比较突兀,存在着一定的学习难度。基于以上原因,改变课程内容的讲解顺序,先介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工具软件等,在讲授的同时慢慢渗透一些二进制相关的知识点,接下来再回到计算机信息表示这章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感觉没有那么难了,学习变得轻松了,理解和记忆也更加深刻。

?

  3 适量介绍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

  多数计算机导论的教材都有一章介绍办公软件的使用,最初考虑所涉及的内容相对简单,没有安排讲解课时,只是布置给学生课下自学,但是后来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写毕业设计报告时这方面的弱项就完全体现出来了,使得指导老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给学生修改文档。考虑这个实际情况,安排一堂课时间给学生介绍办公软件的使用要点,重点放在字处理软件的分页分节、页眉页脚、目录操作等。电子表格软件的计算功能、图表功能等,以及文稿演示软件的基本操作等,这些技能在工作中还会经常用到,无论是编程撰写开发文档,还是从事非编程工作书写报告,应该说办公软件的使用非常广泛。

?

  4 合理安排讲课的内容

?

  计算机导论这门课多数内容都与后续课程相关,比如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由于安排课时有限,所以对于这些内容把握一个尺度: 主要介绍基本概念和基础原理,不要讲得太深太细,否则造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效果,不便于其他课程的讲授。同时为了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上穿插介绍一些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人物事件,除去学生比较熟悉的盖茨、乔布斯之外,还有图灵奖的由来、拉里·埃里森的特立独行风格、学医出身的戴尔的成功案例等,使得课程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学生对专业兴趣进一步提高,也对毕业后工作的前景增加了信心。

?

  5 强化校本教材建设改革

?

  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加强对教材的建设十分有必要,合适的教材能够推动教学的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制适合的教材,力求知识新颖、简单易懂,这样能够优化教材的课程编制,给学生提供好的教材资料,提高高校的教学目的。此外,进行教学活动时,离不开教材。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基础,好的教材能够有效的推动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教材的编写方面,尽可能以计算机导论作为校本教材,力求通俗简明、求知创新,实施课程以优化教材为主。

?

  6 结语

?

  在近几年计算机导论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改进,从期末考核的效果来看,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比较扎实,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今后的角度来看,在如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制定个人成长规划等方面仍需做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