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也译为”颠倒课堂”)于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最早应用于课堂教学,在2012年初传入我国,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翻转课堂是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重新规划课前、课上、课后的教学安排,通过知识传递、知识内化、知识巩固的颠倒安排实现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的翻转。其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维持起有效的学习行为,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翻转课堂模式已经逐步走入课堂并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药药剂学作为中药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尤其是与中药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联系密切。
传统中药药剂学课堂教学中贯穿”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理念,实施”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制度不严格,无法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等弊端,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且难以认识到实验室制备与工业化生产之间的差异,无法理解如何由小试过渡到中试甚至放大生产,学习效果较差。翻转课堂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使中药药剂学中”死板”的图形”动起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感性地、深入地理解授课内容。结合中药药剂学课程的特点,笔者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探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药药剂学知识的方法,促进中药药剂学课程教育方式转型。
1 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特点与优势
1.1 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作支持教师
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学生)和教学内容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制作课程内容(PPT课件、教学视频、测试题库等),并将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如BB(Blackboard)平台供学生共享学习,或者引导学生使用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如爱课程网等学习视频公开课,利用文献检索平台如中国知网、万方等检索优秀文献,便于将中药药剂学科研新动态引入教学中,对课本知识进行补充和及时更新。同时,引导学生登录校园教学网站和其他网络交流工具如QQ群、微信朋友圈等在线讨论并共享新知识,此举增强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交流、互动与反馈,丰富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课前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地点,通过互联网获取教学视频、音频、文献,并根据自己对讲授内容的接受程度随时调节学习节奏。对中药药剂学中知识点分散、知识记忆性强、连续性强的部分以及重难点内容可以反复听、反复记,不断地巩固所学知识。既强化记忆,避免知识点遗漏,又对新知识的学习具有更好的顺应性。
1.2 将教学流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生角色、教学评价
有效翻转在翻转课堂中,教学流程由传统课堂的”预习—课堂讲解—练习”翻转为”学生课前看资料—做练习—教师指导—总结提升”,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教学形式的颠覆。翻转课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学习模式,教师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成为自定步调的学习者。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知识的建构和内化。教学评价也由”课后评价”(以作业评价为主)翻转为”课前评价”和”课中评价”。
1.3 课堂指导与在线学习相结合
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创设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将与药厂药品生产相关的授课内容以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教学课件、在线交流学习心得,将”课前预习时间”最大化,从而实现了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课堂上,教师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并回答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种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便于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
2 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模式在课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药药剂学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源,能有效地理解课本知识并突破学习难点。课后可以利用课件等进行查漏补缺,巩固学习,全面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顺应了当今教学情况变化的需要。因此,翻转课堂模式改革了中药药剂学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助于培养熟练掌握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从事中药制剂及相关领域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3 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实施
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整个教学流程有3条主线——学生学习主线、教师指导主线及师生共进主线交叉进行,主要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3个学习阶段。
3.1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阶段
首先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内容包括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图片、视频资源,以及以flash形式展现剂型的制备工艺过程等。学生借助互联网在线学习这些资料,了解学习目标,初步掌握每章节的重、难点知识,理解大量新概念、生产设备图、流程图等与中药实际生产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而完成相应的练习。例如,学生通过认真学习第三章制药卫生章节视频内容,了解中药制药相关的厂区周围环境、生产区和非生产区、车间设计等,熟悉进入洁净区的程序。并检索网络资源分析制药卫生所涉及的GMP(净化级别、设备等),完成各种制剂对于制药卫生要求等相关的自测练习。此外,学生通过在线讨论等方式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学习该章节的收获与疑问,同学之间进行互动解答。
3.2 课上师生面对面交流阶段
教师对知识点进行简要讲解,巩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内容;并根据课程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及相互讨论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随后,依据所选问题进行分组,一组2~5个人进行独立研究和协作探究。以”注射剂”章节为例,学生在前期对注射液的制备过程学习时,可能对丹参注射液的制备过程中的细节、关键点如2次醇沉的操作过程及原因、加入活性炭的具体操作及原因、浓配法和稀配法的选择等存在疑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不同的问题并分组探究。老师作为辅导者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参与讨论,对重难点问题进行适当地集体讲解和单独辅导。随后,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成果交流,如举行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教师结合学生课前网络学习和课堂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内容涉及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并优化教学方案。
3.3 课后巩固阶段教师
根据每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将重点的学习内容或者重要的学习资源再次以视频等形式发布到网络平台,供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检索学习与本堂课程相关的前瞻性内容,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教师在课后将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流程等教学视频发布到BB平台供学生共享学习。同时指导学生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有关中药注射剂最新研究动态和最新生产工艺等内容。
4 结语
中药药剂学的特点与翻转课堂理念不谋而合,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中药药剂学的教学中,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3个学习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来提高学生自学、综合实践及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中药学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不过,将翻转课堂普遍应用于中药药剂学教学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并根据学科特点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应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包括制作学生欢迎的教学课件,并在课件中设计清晰简练的学习导航体系和知识结构清单;学校应配备充足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等。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翻转课堂的应用意义及其存在的不足,探索适合中药药剂学的具体教学模式,使其真正服务于中药药剂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