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模式的儿科教学法

文章来源:数学论文网 发布时间:

  儿科学作为我国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在临床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传统的儿科临床教学还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包括课堂课堂授课、病历讨论、临床见习等,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是却不能有效地运用到儿科的临床实践中。PBL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将儿科临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儿科临床教学采用。

  1 PBL 教学法介绍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目前被认为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创,20世纪70年代后,PBL在北美获得了较快发展,现有几十个国家在医学教育中引入PBL。1985年,全美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在做医学教育改革时,就正式引进PBL模式。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它的主要理念是以问题为基础,以病例为先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自我管理、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施过程为,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PBL为载体,围绕每一个PBL中包含的核心知识展开主动学习,经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自学解疑-论证假设-教师总结评价的逻辑过程获取医学知识。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将PBL教学模式引入我国,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显示出积极意义。

  2 儿科临床教学中的PBL 教学模式研究

  2.1 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儿科临床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一份具有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的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进行分析总结和鉴别诊断,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在以这种传统的方式进行病例讨论时,主要是由老师引领学生的思路,在讲解疾病知识的同时渗透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但是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在临床学习中缺乏积极主动性,难以真正掌握儿科的临床思维方法,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遇到非典型的儿科病例时仍然不知所措。与此不同的是,PBL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习目标来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些儿科临床案例作为模拟对象,并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自行学习和讨论临床模拟病例,结合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开拓思维,真正地运用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的水平对学生的临床学习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是PBL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必须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在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问题的全面性和复杂性,还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探索和学习中深刻地掌握临床知识。

  2.2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教师不但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还要控制临床病例的讨论场面,从而调整儿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儿科临床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运用儿科临床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一般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由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在运用PBL模式进行儿科临床教学时,学生通过探索和讨论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儿科临床教学目标中系统化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为以后地儿科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PBL 教学模式循序渐进的原则

  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由于接受传统模式教学的惯性,学习主动性较差,尤其是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在儿科临床教学中要全面实行PBL模式需要一个适应和磨合的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模式来制定儿科临床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PBL教学模式的中心是学生,在课程前期,由于对儿科临床专业知识和思维模式的缺乏,需要教师传授和指导;在课程后期,教师可以逐步对学生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置,并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增加难度,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儿科临床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为以后医学生在儿科临床实践中解决问题疑难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PB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 已经被国内外很多医学院校采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通过PBL教学模式提高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希望。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求知欲望,只是需要一种更能让他们接受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PBL 教学模式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其特点是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获取新知;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启发者;学生主动承担学习的主要责任,充分发挥探索和创新精神,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对工作实践真实情况的部分反映。但是PBL 教学的效果不能短期内产生效应,它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笔者只是就儿科临床教学过程做了研究,尚未出现显著成果。总之,PBL教学模式作为一条医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相信它将为医学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我们取得更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