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隔药灸命门穴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前列腺素表达的作用

文章来源:数学论文网 发布时间:

  
?

  原发性痛经( primary dysmenorrhea,PD) 是指经期或经行前后妇女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乃至剧烈疼痛发生晕厥而其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的一种疾病。近年来研究认为原发性痛经的主要机制与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PG)有关,因此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减少PG 的合成而缓解子宫痉挛性收缩,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是起到的作用是短暂性的,远期疗效仍不够理想,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本课题从督脉入手,研究隔药灸命门穴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 1 动物及分组选用清洁级健康雌性2 ~ 3 月龄未孕SD 大鼠100 只,体重( 200 ± 10) g,购于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编号: SCXK( 桂) 2009-0002,将100只大鼠按SPSS 17. 0 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造模组( 80 只) 、正常对照组( 20 只) 。造模成功后,再用SPSS 17. 0 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并将造模组按随机数字分为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隔药灸组各20 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理均遵照2006 年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

  1. 2 主要试剂与用具①药饼: 方用理中汤加减: 白术、党参、干姜、五灵脂、肉桂各3 份,肉豆蔻、吴茱萸各1 份,将药物打碎成粉,用黄酒和药粉调和,统一做成厚约0. 2 cm、直径0. 8 cm 的药饼。用针在药饼中间刺10 个孔备用。②艾柱: 统一制作小号艾柱( 每壮0. 5 g,用药物电子天平统一称重,高0. 5 cm、底直径0. 5 cm) 。③采用华佗牌0. 25 mm × 25 mm 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④主要实验试剂: 缩宫素( 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批号Z42021348) ,苯甲酸雌二醇( 杭州动物药品,批号120429) ; 检测前列腺素F2α受体抗体( PGF2α-R) 和前列腺素E2受体抗体( PGE2-R) 的免疫组化试剂盒( 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 SP-9000-D)

  1. 3 模型的制作以及干预方法

  1. 3. 1 空白对照组正常空白对照组予股部连续10 d 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第1、10 天0. 5 mg /只,第2~ 9 天0. 2 mg /只。之后继续将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于股部,每日1 次,连续7 d,只予固定,不予治疗。

  1. 3. 2 模型组适应性饲养1 周后参照文献[3]采用缩宫素造模方法制备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股部连续10 d 苯甲酸雌二醇皮下注射: 第1、10天0. 5 mg /只,第2 ~ 9 天0. 2 mg /只。于末次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4 h 后,大鼠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造模成功。之后继续将苯甲酸雌二醇皮下注射于股部0. 2 mg /只,每日1 次,连续7 d,只予固定,不予治疗。

  1. 3. 3 药物组注射缩宫素及苯甲酸雌二醇同模型组。注射苯甲酸雌二醇于股部皮下的第11 天开始,每天用加味益母草膏( 80 g /kg) 灌胃给药,每日1 次,连续7 d。

  1. 3. 4 针刺组注射缩宫素及苯甲酸雌二醇同模型组。注射苯甲酸雌二醇于股部皮下的第11 天开始,采取针刺疗法。用自制的布袋固定大鼠,使其保持俯卧位。针刺命门穴( 根据华兴邦等著《大鼠穴位图谱的研制》中,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 直刺4 mm,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 min,每隔5 min,捻转30 s,将苯甲酸雌二醇皮下注射于股部的第11天开始,每日1 次,连续7 d。

  1. 3. 5 隔药灸组注射缩宫素及苯甲酸雌二醇同模型组。注射苯甲酸雌二醇于股部皮下的第11 天开始,采用隔药灸疗法。采用自制布袋固定大鼠,使实验大鼠保持俯卧位。将理中汤加减的药粉制成药饼置于命门穴上,其上置小艾柱点燃施灸,当艾柱燃尽后,易炷再灸。每穴均六壮。以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不起泡为度,若灼热,可适当用镊子上下移动药饼。每日1 次,连续7 d。

  1. 4 扭体反应观察在末次干预后30 min 内,观察各组大鼠扭体反应情况,统计大鼠扭体潜伏期和扭体次数。扭体反应标准: 大鼠躯干与后肢伸展,腹部收缩内凹,臀部与一侧肢体内旋。

  1. 5 子宫内膜PGF2α-R 和PGE2-R 的测定末次干预1 h 后,各组动物在6%水合氯醛麻醉下( 300 mg /kg,腹腔注射) ,解剖大鼠,取子宫内膜组织,石蜡包埋,每块组织连续切取3 μm 的组织切片,然后进行脱蜡、水化,抗原修复,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滴加适量一抗,37 ℃孵育,滴加适量辣根酶标羊抗小鼠/兔IgG 聚合物,DAB 显色,复染,脱水、透明、封片,读片,拍片。PBS 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用Image-Pro Plus 分析拍摄图片中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

  1. 6 统计方法数据用均值± 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7. 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多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 1 各组大鼠扭体反应比较模型组有较多扭体次数,且有扭体潜伏期,而空白组无扭体,2 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药物组、隔药灸组的30 min 内扭体反应次数均减少,且首次扭体潜伏期均明显延长( P < 0. 01) 。针刺组、药物组和隔药灸组扭体的潜伏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但与药物组相比,针刺组及隔药灸组均能明显减少30 min 内扭体反应次数( P < 0. 01) ; 且针刺组与隔药灸组比较,隔药灸组30 min 内扭体次数最少( P < 0. 01) 。见表1。直刺4 mm,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 min,每隔5 min,捻转30 s,将苯甲酸雌二醇皮下注射于股部的第11天开始,每日1 次,连续7 d。1. 3. 5 隔药灸组注射缩宫素及苯甲酸雌二醇同模型组。注射苯甲酸雌二醇于股部皮下的第11 天开始,采用隔药灸疗法。采用自制布袋固定大鼠,使实验大鼠保持俯卧位。将理中汤加减的药粉制成药饼置于命门穴上,其上置小艾柱点燃施灸,当艾柱燃尽后,易炷再灸。每穴均六壮。以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不起泡为度,若灼热,可适当用镊子上下移动药饼。每日1 次,连续7 d。

  2. 2 各组大鼠子宫内膜PGF2α-R 和PGE2-R 表达比较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及隔药灸组PGF2α-R 表达明显增多,PGE2-R 表达明显减少( P < 0. 01) ; 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针刺组及隔药灸组PGF2α-R 表达明显减少,PGE2-R 表达明显增多( P < 0. 01 ) ; 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及隔药灸组PGF2α-R 明显减少,PGE2-R 表达明显增多( P <0. 01) ; 与针刺组比较,隔药灸组PGF2α-R 表达减少明显( P < 0. 05) ,但PGE2-R 表达明显增多( P <0. 01) 。见表2。

  3 讨论

  《灵枢·五音五味》曰: “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亦提到: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中医学认为痛经部位在子宫、冲任,以寒凝胞宫、瘀阻冲任、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的”不通则痛”以及气血不足引发的”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西医学认为,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与痛经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而与PG 的变化密切相关[4 – 6]。子宫内膜在非妊娠情况下合成的PG 主要为PGF2α和PGE2。有研究表明[7],PGF2α可促使子宫收缩,使子宫张力增加,痛经越严重,其妇女体内的PGF2α越高,相反,PGE2可抑制子宫收缩,使子宫松弛。本实验结果显示,通过针刺、益母草膏以及隔药灸命门治疗,均可使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内膜PGF2α含量减少,PGE2含量增加,从而改善痛经模型大鼠的疼痛,而隔药灸命门的疗效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灸法具有良好的温通作用,《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能……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胞宫,调经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而且有相关研究指出艾灸不仅可以促进盆腔气血的运行,增强局部组织的灌流量,而且可以降低神经兴奋提高其痛阈[8],抑制子宫收缩,解除子宫痉挛疼痛。命门穴与女子胞宫亦密切相关,《难经·三十九难》中记载: “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灸命门穴可以很好地纠正女子原发性痛经的”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的病理。

  理中汤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亦有较强的温通作用,其做成药饼后做隔药灸,既可发挥灸法的作用,而且还将药物的力量输送到人体,更好地发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作用,从而减少疼痛,有相关学者[9]证实这与其燃烧时产生的近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有关。总之,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能调节PGF2α-R及PGE2-R 表达,使两者重新恢复平衡协调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也证明了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