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内容

华罗庚扶持自己的弟子陈景润的故事?

zxc3个月前 (02-09)数学毕业论文18

一、华罗庚扶持自己的弟子陈景润的故事?

1956年,时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的华罗庚,收到了厦门大学图书管理员陈景润对自己著作《堆垒素数论》的指出存在错误的来信,经验算陈景润的观点是正确的 ,引起华罗庚的重视。

在同年于北京召开的第一次数学研究会,华罗庚邀请陈景润参加并在大会上宣读他对《堆垒素数论》纠错的论文 ,并力排众议将陈景润调入中科院数学研究所。陈景润在华罗庚的指导帮助下,在数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特别是“1+2”哥德巴赫猜想。

华罗庚对陈景润的扶持,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陈景润本人:“………在华罗庚教授的亲切指导和帮助下,我先后写出了华林问题、圆内整点问题等多篇论文。这些成果也凝聚着华老的心血……”

1957年的一天,华罗庚收到陈景润的来信,说他读了《堆垒素数论》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华罗庚读完信,翻来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华罗庚在数学研讨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并且邀请了陈景润来参加。

这一年,因为华罗庚的赏识,陈景润调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正是因为华罗庚的慧眼识珠,不断鼓励和奖掖,陈景润在这个平台奋发图强,最终在数学领域做出了世界性的贡献。

二、数学论文(小学四年级的)

A明确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学生质疑解疑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口算除法》这一教案由课件园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栏目所有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

B.举例:商店有14箱鸭蛋,卖出去250千克后,还剩4箱零20千克,每箱鸭蛋有多少千克?写出求解思路

C.结合精炼A和B两项,论文就成了。

三、数学课题结题发言稿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课题结题发言稿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课题结题发言稿篇一:抓实主题教研走数学基地内涵发展之路

抓主题教学研究促学科内涵发展

――嘉兴市秀洲新区实验学校小学数学学科基地工作总结

我校数学教研组自20XX年被命名为嘉兴市秀洲区第二轮学科基地以来,以高标准、严要求不断规范基地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措施、不断丰富教学研究活动。两年来,我们以教学研究来自教师困惑、学生疑难等问题为主题,从教师个人到年级组再到教研组多层次、全方位抓实“主题教学研究”。在扎实开展学科基地工作的过程中,我校学科校本教研得到了深化,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发展了学生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常规教学研讨。

1、年级组内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实现方法交流、教学优化。

我校数学组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集体备课组。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磨课。在研讨过程中改变了一人上课、一人钻研,组长把关的方式,备课组根据组内人数确定每人一堂观摩课,其中一节“集体智慧实践”,提倡教师提前介入,让教师明确教学的改进是集体而不是个人的事情。操作过程为两种模式:

(1)预设备课,上课教师提前一个月将上课内容告知组长由组长印发给每位组内教师。组内教师化一周的时间备出详案并说明自己的设计理念。第二步在学科研讨中,每位教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设计理念。最后讨论整合出最终的教学方案由上课老师执教。

(2)实践备课。先由教师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和风格,自主设计上课,代表自己的原行为,第二轮,组内教师介入教学设计,这种介入既是对教师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学习惯的冲击,也是理念预经验交锋与对话的过程,教师的第二轮课也成为在新理念支撑下的新课。教师们所关注的不是执教教师本身,而是关注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关注的不是执教教师的个人表演,而是不同学生的不同反应和实际获得;关注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准备过程。研讨的初衷被落实和回归。

另外,年级备课组成员还定期对一阶段来的教学疑难问题从知识点、教材、学生等层面进行思考、交流,共同商讨对策,实现方法共享、教学优化。

2、新老教师经常开展师徒结对研讨,实现经验传授、共同成长。

学校将第一发展阶段的教师安排在经验丰富并善于指导的优秀教师的年级里,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让他们一起工作。要求师傅指导年轻教师理解教材,选择教法和学法,师傅和徒弟之间每二周互相听课一节,并交流自己的设计想法,听课随感。通过师徒结队使新教师从骨干教师那里获得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更多的是获得大量的“缄默的教育教学知识”。我校新老师沈丽燕、黄燕在师傅的引领下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多次在区级数学教研活动承担任务。同时结对活动也使骨干教师始终走在学习和研究之路上。

3、课题组员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实现研教相长、提升业务。

以课题为依托,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对数学学科内课题抓好课题过程管理“三段落实”,即前期论证与设计管理、中期进展管理、终期总结提炼管理,使课题组成员真正参与共同提高,特别是课题组成员的集体参与,并以此为突破,完善案例、论文的撰写工作。两年来,数学组内有2个市级规划课题,并先后结题,多个区级课题结题或正在研究中。20XX年1月,张明珍的《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在省级刊物《教学月刊》发表,多篇论文或案例在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王祖英副校长撰写的论文《从关注情节走向数学思考》获市一等奖、《教学如接技》发表在《教学月刊》上。

二、求实效、重过程,做实主题式教研活动。

为了强化教研组建设的有效性,全面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我们学校在集体备课组的基础上成立教研大组,研讨活动聚焦课堂,突出主题。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聚焦课堂,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开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促进教研组的功能由“管理单元”向“研究实体”转型。

(1)聚焦问题阶段:“主题”来自于“问题”。每位教师每两周或一个单元教学后,根据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提出一至两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或者提出一个具有独特见解的观点,填写“课后反思表”上交教研组。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可以来自于自己的课堂实践,也可以来自听别人课堂实践后的所思所想。教研组利用每两周活动时间,开展问题会诊、问题答辩,能讨论解决的当场解决,如不能解决的则也会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剥离其非质化的东西,使问题得以明朗并逐步聚焦。我们教研组先后进行了“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有效课堂提问”、“探索有效实施策略”、“培养学生反思素养”、“有效课堂教学接走管理”等系列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一定实效。

(2)资料搜集阶段:很多活动中,或者与教师的交流中,都述及自身理论储备的不足,往往不能从一定的高度去剖析课堂,为此主题确定之后的情报搜集环节不可或缺。教研主题产生之后,由组内每一位成员群策群力。每人都有各自的任务。或是现状分析、或是理念引领、或是案例的搜集整理。在这样的过程中使每位教师在任务驱动之下,主动地去探寻与主题相关的知识,而在这样的搜寻情报过程中,有助于每个教师对该研究主题的提升。

(3)以课为载体的研究阶段:研究应与课结合在一块儿,即使再完美的思考也必须经过实践得以验评。过程中改变一人上课教研组长卖力的教研方式,倡导每一位教师提前介入,一起与上课教师经历写教案、试教、上课的每一个环节,在这样一起研磨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

(4)主题总结阶段:主题的教学研究引导教师抓住教师的说课、上课、评议的环节,让教师在自我比较、同行评价、集体反思中找到研究的生长点,在一段时间里对研究专题深入进行实践解剖,积累教与学的原始资料,在相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资料进行加工、构建,形成具有一定理论色彩的案例研究,经过案例教学的验证,直到对典型案例进行符合教育论文要求的精致加工,整合到教育专题论文的理论框架中去。这样,教师的研究就从直观、感性、经验的水平提高到理论联系实际、揭示本质特征和因果关系的水平上。

三、多形式、扩渠道,丰富数学教研方式。

1、“请进来,走出去”。学校每学期定期请专家来校理论指导、上示范课,就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每一次与专家见面活动,我们都受益非浅。一方面通过专家的报告,给予教师理论的支撑。其次我们设想在上课中呈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课改思想的理解,在评课中虚心听取专家的忠告。另一方面,请特级教师带前沿的课堂教学来校上课、说课,给予教师具体的课堂操作策略。同时,我校根据需要,主动安排教师开展“送教到校”的活动,上示范课或作专题讲座。如20XX年5月,张明珍到湖州执教省级研讨课《平均数》,20XX年9月,杨利平老师在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研讨活动中上课;20XX年XX月,于伟芳执教《分数的认识》与朱国荣老师同台献艺;20XX年12月王祖英老师在市名师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等。

2、骨干教师示范课。学校每学期组织数学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区、市学科带头人为学校全体数学教师上“示范课”,并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示

范课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以启迪。

3、积极承办高级别教研活动。区、市级教研活动的引进一方面可以使本组教师领略到校外名优教师的教学艺术,同时能聆听到专家的思想,接受最前沿的教改信息,使组内每位教师受益。另一方面,也为区内校内各兄弟学校数学教师提供学习、观摩的平台。如,20XX年3月举办了“校本教研现场会”活动;20XX年9月承办“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研讨”活动;20XX年XX月承办了“区领雁工程导师示范课”活动;20XX年12月承办“市名师教学研讨活动”等。

4、能手论坛。为了提升骨干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学校组织了能手论坛活动。要求骨干教师定期开设论坛,内容为叙说自己的专业成长历程,课题展示,主体研讨,案例交流等,在论坛的过程中采取互动的方式,如果有什么问题,听坛的教师可以直接提问,请论坛的教师回答。本学期开设“共读、共享、共成长”的读书交流会。会上王祖英、张明珍、于伟芳分别交流了《为何探究不出来》、《读懂教材和学生让教学设计更有效》、《既要尊重教材又要关注学情》,引领教师如何读文章,如何读教材,如何读学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理念支撑和策略指导。

5、读书交流活动。读书是促使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教学理论积淀不断丰富,从而达到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由教研组牵头的“骨干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围绕主题每月开展一次。集体流程为:为使读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期初组员商讨读书、思考的主题,在读书的过程中组员对优秀的文章、段落等材料印发推荐给组员,月末组员对读书收获进行梳理后集中交流、分享。如20XX学年第二学期分别围绕“构建有效的计算教学课堂”、“空间与图形教学探索与思考”、“构建有效的解决问题教

学课堂”、“统计与概率教学探索与思考”等主题开展了读书交流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6、建立基地网站,促进交流互动。认真办好数学学科基地网站,加强资源库建设,包括优秀论文、案例、教学随笔、教学设计、课件等,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四、转视角、拓范围,发展学生能力。

数学学科基地的研究从单纯地关注老师的教转向既关注于教师的教又关注学生的学。

1、记录学生真实思维。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真实的思维发展轨迹。每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后能把课中学生表现以真实案例或教学碎片等形式进行记录,一个单元教学完成后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撰写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小论文。

2、开展学生数学活动。我校每年12月份开展“数学周”系列活动。活动中分低、中、高段学生分别进行口算专项素质测试、“二十四点”比赛、解决问题能力测试,并配合讲数学故事、数学难题,出数学小报,优秀数学作业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相应的数学能力。

回顾过去,我们欣喜地看到努力之后的成果:教研组的对话氛围已经形成,组内教师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全组XX名教师中共有1名嘉兴名师,2名区学科带头人,5名教学能手。组内共有3个市级课题,1个区级课题,并在主导课题的引领下做到人人参与课题,人人研究问题。两年来,我校承办了两次市数学研讨活动,一次区级基地展示活动。在这样的学科组研讨和基地活动中,每一个教师均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提升。相信,只要我们集思广益,扎实研究,我们的数学基地会建设地更好,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这片沃土中会发展的更好!

20XX年6月18日

数学课题结题发言稿篇二:十一中数学课堂观察课题实施方案

遵义市第十一中学数学组邹磊

一、指导思想

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重点。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深入常态课堂,跟踪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活动主题:落实高效课堂方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课题研究的条件

(一)领导高度重视,迫切要求改变我校现状。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教育科研工作。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为原则,一切从学校、师、学生实际出发,使课题研究与全体师生的日常教育教学紧密联系,研究过程贯穿于学校实际工作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并提供制度和经费上的保证。

(二)课题研究经验丰富是进行项目研究的做好保障。

这年以来,我们学校一直在做课题研究,而且我校的《设置问题情境教学》和《教学策略》的区级课题已经结题,并取得好的成果和经验。通过平时我校的教研活动的听课,评课和赛课,使得课题组的教师有机会深入课堂观察,了解课堂教学现状,有了理论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实践,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与矫正。

(三)研究人员基本素质过硬,结构及年龄分布合理

参加研究的主要成员年龄都在30-45岁之间,有高级教师2名,中级教师5名,初级教师1名。可谓年富力强;都是数学教育专业,均超过十年左右的工作经历,可谓专业对口,经验丰富;都是一线老师,有极其优越的研究条件,既能掌握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又能充分把握课题研究的最新动向,都有极强的进取心,这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四、活动对象:

课题组长:刘磊

课题组员:邹磊、陈应平、吴湘花、张璇、杨敏、郑廷婷、陈葵英.

五、课堂观察活动主要环节

第一个环节:课前会议,主要任务:

1、确定课堂观察的研究主题――可以持续研究,有所突破。尽量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学的如何”、方向去研究。

2、作好遵义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课堂观察”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研究》的学生前测问卷。

3、确定观察对象:课题组选三个做重点跟踪,分别是张璇(七年级,高级教师);郑廷婷

(八年级,二级教师);吴湘花(九年级,一级教师)。非课题组教师的课采取随时进班

听课。

4、根据研究主题确定观察重点(围绕高效课堂,可选取其中的一个环节,使观察目的明确),制定课堂观察表(教师维度、学生维度、课程维度,课堂维度)。

5.确定观察人员的具体观察点――根据观察者的实际选择

第二个环节:课堂观察,主要任务:

进行课堂观察。注意分工协作、注意观察点的记录、注意个别的调研。

1、课题组教师以课堂观察表,选择观察点做好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和收集。

2、被观察者介绍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交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3、帮助讲课教师完善教学方案。

4、及时完善课堂观察表。

第三个环节:课后会议,主要任务:

1、自我反思(上课教师发言):讲自己本节课的

(1)构思(课堂设计);

(2)本节课自己认为最成功(满意)之处和最不理想(满意)之处;

(3)如果重上这节课,我将怎样改进。

2、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反思提高:(观课教师活动,人人发言,观察者以观察到的内容为依据,谈观察的体会或建议,也可以是自我反思):

(1)自己本节课的观察点是什么?

(2)就本节课自己观察点肯定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谈自我反思。

(3)课题组长或课题组员总结并做好资料收集,为下次观察做准备。

3、撰写观察报告或教学反思,集合同伴互助内容,讲课教师完善个人收获,形成个人反思,做好资料分析与整理,并为活动成果展示作准备。

第四个环节:补充环节―课堂再实践:

教师结合同伴互助内容,修改教学方案,进行课堂再实践。再研讨、再汇报,提供优秀“高效教学”案例与反思交流。

六、活动安排:

1.宣传发动、全体动员:参加区级教培中心的动员和课题指示,(20XX年9月)

2.理论学习,点例尝试,课堂实践:(20XX年XX月――12月)

.理论学习与思考过程,自主学习、集体学习和研讨交流,同时渗透“课堂教学观察”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影响,进行学生问卷调查;被观察的老师上一节观摩课。先在各年级年级进行课堂观察试点,推行高效课堂,杜绝满堂灌,做到上课有实效,观察有实用。

3.有效教学中课堂教学观察点的研讨与构思(2014年1月-7月)数学组、实验教师按照课堂观察活动的环节要求,以分组分工为单位进行课堂观察实践,落实高效课堂要求。学校观察小组每周确定一个备课组进行重点观察。

4.交流研讨(2014年8―12月):第一次交流碰撞,就前一阶段的学习、思考以及有效课堂教学的观察点等,进行交流、反馈和研讨,开展课堂听课。

5.依据“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的观察点,构思分类“观察表”(20XX年1月-5月):在区教研员的引导下,引导教师进行合作并尝试分类“观察表”的研制,选择不少于一次以上的课堂教学进行试用并初步完善,进一步明确“做什么?如何做?”。

6.交流研讨(20XX年6―9月):开展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对第一轮不达标的教师进行指导,明确达标原因,总结提高后,进行第二轮达标。

7..进一步完善:根据以上的活动开展,制定科学可行,方便教研活动开展的“中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观察”量化表;同时结合本区教研活动,进行不少于两次的.课堂教学观察实录;进行第二次相关的学生调查问卷;

8.全校经验介绍和推广(20XX年XX――12月):①优秀“高效教学”案例与反思交流。②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论文。③学校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方案活动总结。

9.课题结题:(20XX年1―6月)课题结题报告,同时提供《中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观察量化表》以及项目实施总结报告一份,相关文章若干。

20XX-XX-XX

数学课题结题发言稿篇三:陈永芳教授在长春六中国家课题结题鉴定评审会上的讲话

长春六中原本是长春市一所很有名的学校,只是在20世纪后期一度不够景气;进入21世纪以来渐渐有所启动,最近几年则大展雄风,一跃成为吉林省首批高中示范校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实践基地。

按时间推论,正是高中新课改的热潮中,长春六中抓住了机遇和挑战,抢占了新课程改革的制高点,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实力,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也得到省市教育领导的赞许和表彰。经过认真学习和调研,我认为:长春六中是东北地区一所很好的高中课改典型,其改革有六大突出特点:

一是改革的全面性和全员性。六中的改革覆盖各年段、全学科和全校师生及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是真正彻底的改革,不留死角,不留余地。全校上上下下时时处处都在改革。

二是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校师生不仅都在动,而且人人都知道为什么动,知道动的意义;而且每个人都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有力地调动了教学的积极性,增强了激情。

三是校长的先进理念和凝聚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杨校长来校后,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尖锐地提出了四个“不拘一格”的方针(以不拘一格的方式,建设不拘一格的学校,造就不拘一格的教师,培养不拘一格的学生),并率先垂范地带领大家转换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操作模式,还聚焦热点和走向校本,这一切完成了,学校也就发展起来了。

四是课程实施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在六中的课改实践中,有许多改革是六中独有的,如课堂教学的“四场”(目标场、思维场、情感场、生活场)和“三最佳”(最佳期、最佳区、最佳级)要求,这是极其宝贵的创造。

五是课程改革形式的直观性和通俗性。课改形式问题也不可小瞧,如六中“五个路线图”(课程改革路线图、课堂教学改革路线图、训练批改辅导路线图、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路线图、动力教育路线图)的设计,不仅科学严谨,而且清晰明确,一目了然,既便于理解记忆,又好懂好用,大大有利于执行。

六是实验成果的明显性和普遍推广价值。总括长春六中的课改成果,不仅数量大,方面全,而且含金量大、质量高,作为一所普通高中,几年间就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实在令人赞佩,尤其喜人的是,其中绝大多数成果都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可向兄弟学校推广,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总之,长春六中的改革基本上符合国家新课程的要求,也符合高中年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而且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和精心创造。他们的许多理论、观念、思维,教学模式和行为规范等,都是比较科学的、先进的和卓有成效的。如他们的“四观”(以课程为本的办学观、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以“四场”为本的课程观、以效率为本的训练观)理论,就不仅先进有效,而且突显了他们的创造水平。再如,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把“备课――上课――做作业”

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则是非常有眼光和有气度的举措,其功效在“四观”之上。还有,就是他们能够把教师上课和科研结合,而且敢于将课改和考改结合,实在是少有和超长的行为,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综上所谈,我认为:长春六中实在是我们身边的一所高中课改示范校。他们以教育科研成功地武装了全校师生,有力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并为国家新课程改革树立了良好威信,坚定和提高了改革者的信心和勇气。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们不少学校曾组团去南方,学洋思,学杜郎口;我想我们也不妨把长春六中和洋思及杜郎口比一比,看一看,谁想得更深、更远,更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谁做得更实、更细,更体现基础教育的规律?谁的参照系更大,更有说服力?谁的透明度更好,更有启发性?

当然,我更愿意南方、北方,特别是吉林、长春大家一起携起手来,共建共享我们共和国美好的教育春天,笑迎百花盛开,春色满园!

谢谢大家!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