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时间:2015-12-26 03:08 作者:数学论文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已经走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现代信息技术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中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常用的办公软件的使用。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
一、学生
?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接触较少。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对本课程感兴趣。所以学习起来应该不是很吃力,只是在学习的过程会忽视了一些细节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们做到:
?
1.要正视自己
?
中职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经常接触电脑的同学,打字速度以及对办公软件的使用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学习中可能会觉得教师讲得过于简单,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其实这些学生虽然对电脑操作熟练,但仅限于聊天、游戏得范围,对于基本的专业知识掌握还不够,所以一定要保持虚心的态度去面对基础差的同学和老师的教学,才能够更快的提高自己。
?
基础较差的同学在看到基础好的同学上机时使用键盘以及办公软件时,往往很是羡慕,同时还有嫉妒,但是现在的学生很少能有耐下性子从头做起慢慢追赶的,往往是操之过急,盲目地追随其他同学,结果是没有打好根基,后面的操作也显得不扎实。所以要求这些同学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心急,从最基础的做起,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效果会更好。
?
2.听话过程中要勇于探索
?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每周教学课时都不是很多,所以就要求同学们无论是理论课还是上机课,都要跟上老师的思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是还要勇于探索,敢于提出问题,与老师、同学共同研究寻求解决办法,逐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实践操作做到更熟练,更高一层次。
?
二、教师
?
1.研究教材,教法
?
无论上什么课,作为老师都要认真研究所教学科的教材和教法。研究教材时教师要努力寻求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并将它的可操作性充分体现在实践课中。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形势渗透到教学当中,使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不至于落伍。
?
认真研究教法对于我们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合的、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
2.研究学生
?
每个中职学校都有不同的专业,而作为各个专业的必修课,在给每个专业上课之前我们都要将本节课的知识与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更是对学生将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
3.课堂教学
?
3.1采用多媒体教学
?
传统的应对应试教育的”三中心”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再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也不能适应现在的学生,尤其不适应计算机这种实践活动较多的教学模式的需要。所以,以教学过程中引入先进的多媒体(包括声音、图象、教学演示系统)辅助教学,对于所有学生来说,不但能加快学习的速度,而且能使授课质量明显提高,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与在教室利用书本授课的方法相比,效果十分的明显。即学生能十分轻松的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印象非常深刻。
?
3.2课堂上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重点要突出,详略要得当。某些计算机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重点不突出,所有的知识千篇一律的向学生灌输,使学生分不清哪些知识是应该重点掌握的,哪些是应该了解的。例如:对于计算机的发展这一节就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没有必要讲的太详细。而对于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应用来说就要详细的讲解,学生在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以后,对于其他的知识做一个了解就可以了。
?
3.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实践力度
?
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初学者来说,计算机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如果在听完计算机理论以后能及时的上机操作练习,使学过的知识得到巩固,对于不太明白的内容通过上机操作也能加深理解。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时间基本上是半斤对八两,通过验证,这样的效果对于初学者来讲并不理想。更好的做法是加大上机实践的力度,有条件的话理论与实践的时间比例为1:2,即一节理论两节上机。这样做的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比较深刻,同时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加强。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
3.4 控制学生玩游戏,但不能反对
?
上机课上,计算机教师最头疼的就是学生玩游戏的情况太普遍了,其实也没有必要太过于紧张,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软件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计算机操作过程的学习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就是为了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由于常用的软件系统都比较丰富,系统都较大,而我们在课堂上只讲授一些最常用的操作,其他的操作则须学生自己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常常会觉得较困难,而抽象的内容也难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并掌握知识。通过游戏的学习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股内驱力,是一种看不见的感情冲击力,具有短暂、易减弱迁移的特点。兴趣在学习中是活跃的因素,通过游戏的学习,学生可理解掌握操作中的基本知识如窗口、对话框、菜单等等,从而有助于对其他软件的学习。计算机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讲是学生练的前提,实际上机操作是对教师讲课的巩固、检查和扩展,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计算机教学的目的。
?
结束语
?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各专业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其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充分运用项目教学、任务教学、启发教学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大大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达到真正提高学生就业技能的目的。
下一篇:没有了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 2014 数学论文网 Powered by http://www.006208.com 版权所有